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索尼A7RII详细点评 兼谈70-300G二代镜头

索尼A7RII详细点评 兼谈70-300G二代镜头

色影无忌
天漠虎峪
黑眼圈
2015-11-04

  我摄影,我快乐!—— 索尼A7RII详细点评(兼谈70-300G二代镜头)

 

  9月23日,我将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北欧之行。这是我的第五次国外自驾游,以往每次出去之前,我都会买一两件新器材,为旅游助兴。因此,尽管A7RII的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但我还是按照计划,在临出发的前几天从中关村进了一台。除机身外,还同时买了一个SAL70-300GII镜头以及一个Metabones EF-E BT4转接环,即内部带植绒的最新款。

 

  很多朋友喜欢把我的帖子称为评测,其实不然。评测是专业人员的事,人家的器材免费,我要自己花亲钱买,我没必要、也犯不上越俎代庖。和以往一样,以下我仅对自己觉得有用和有兴趣的方面谈谈使用感受,诸如连拍和追焦等不用或很少用的功能就免了,至于高感长曝一类的高大上的用法,估计我一辈子也用不到,就更不会涉及了。

 

  一、转接

 

  A7RII上市后的一个多月以来,无忌上不止一人遇到了质量问题。所以,我的机器到手后,打开包装后仔细检查了一遍,没发现CMOS有坏点,液晶屏上也没有亮点。感觉放心之后,立刻贴上我事先买好的PCK-LM15原装LCD保护屏。索尼相机的LCD必须用保护屏,因为材质很软,不像富士微单的那样坚硬,可以免贴。

 

  我觉得A7RII的最大亮点是镜头通吃,因此从这个方面开始。

 

  1. A口接环

 

  从无忌上的反馈来看,这个问题早已无任何悬念,我只是进行一下验证而已。在此之前,我有五个A口全幅镜头,都是以前我玩单电时买下的,出掉a77和a99时没舍得同时出掉。这次将我的SAL24-70/2.8ZA和SAL16-35/2.8ZA通过LA-EA3转接到A7RII上之后,感觉对焦和以前用在单电上没啥两样。至于我的85ZA和135ZA以及腾龙的90微这三个螺丝刀驱动头,我也用LA-EA4转接到A7RII试了试,对焦快而精准,画面清晰,无跑焦。至于我那只和A7RII同时进的70-300GII,对焦也很快,感觉相当满意,具体表现后面将另行叙述。

 

  说到原装A口接环,我认为索尼在推出A7RII的同时应该同时发布一款LA-EA5,即所谓五代环,这个环上应该有螺丝刀对焦马达,但取消半透,专共A7RII的用户转接A口镜头时使用。不过,索尼并未这么做,颇感失望。

 

  2. EF口接环

 

  我手早就有一个唯卓二代(Viltrox II)接环,查了一下淘宝记录,是一年半以前于2014年4月20日花630元买下的。这个接环很有意思,可以轻松地安装在A7和A7R上,也可以安装在A7II上,但非常紧。至于A7S则根本安装不上去。无忌有人发帖子说用这个环转接到A7RII上效果不错,很多佳能镜头对焦都很快。但我发现无忌上大部分人用的都是价格昂贵的Metabones四代接环,想了想,将近三千块钱的价格,这么贵,效果一定会比唯卓好,因此进机身时也同时买了一个。

 

  由于以前看到有人说唯卓二代安装不到A7RII之上,因此机身到手后,首先试的就是这个唯卓二代。结果非常乐观,不松不紧不旷,机身和镜头前后卡口都正合适,以前的担心顿时烟消云散。随后把我的五只佳能红圈头依次转接到上面进行试拍,结果满意,比用LA-EA3转接A口更加惊喜,因为我觉得A口E口都是索尼自己一家的产品,完美转接不足为奇,但EF镜头却是佳能的,是真正的第三方镜头,能有如此效果确实值得高兴。

 

  我只有五个佳能红圈头,分别是50L、35L(一代)、85L(二代)、24-105L和最新一代的70-200/2.8小白兔。用唯卓二代转接效果都非常棒。35L、50L和24-105L对焦飞快。我特意和5D3比了一下,没有什么两样,暗光下也如此。打开机身菜单后发现防抖已正常启动。另外,唯卓二代对镜头的识别准确,在照片的Exif信息里,仅把佳能的IS防抖写成了OSS和把最大1.2光圈识别为1.3,除此之外所有其他信息全部正确。

 

  试完唯卓二代没问题之后,开始试Metabones EF-E BT4。

 

  该环往机身上安装时的感觉不如唯卓好,卡口有点紧并且阻尼很不均匀,镜头端的卡口倒是很顺滑。打开机身电源后,LCD和死机一样黑了和几秒钟之后才一切正常。我的第一个举动是查看接环的固件版本,显示为0.41。然后分别安装上我的五个红圈试拍,没想到对焦速度居然和唯卓一样,感觉不出有啥提升。然后开始查看机身防抖是否正常。转接三个定焦时,机身防抖正常启动。但转接24-105和70-200时,防抖选项却是灰的,按一下按钮说是不支持这两个镜头。这一点确实有点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后来又反复安装了几次镜头和接环,反复打开镜头上的防抖开关,又把相机电池取出来重新安装,凡是想到的方法全都试了一遍,但都无法打开看机身里的防抖选项。

 

  我到无忌上又好好看了看有关Metabones的帖子,似乎没人说过这个问题,因此我怀疑我的情况是否是个案。认真分析了一下无忌网友的反馈,我觉得和唯卓相比,MB接环的长项应该在于能更好支持佳能40饼和半幅的EF-S头以及适马ART一类的副厂头。本来我对转接单反头就没兴趣不大,买个接环也仅仅是为了多一种玩法,而更主要的是,我既没有购买更多佳能单反头的打算,手里也没有副厂头、40饼或EF-S半幅头,因此这个Metabones对我来说其实没有什么保留价值。尽管有帖子说Metabones已经发布了最新的0.43固件版本,升级一下固件也许就会启动机身防抖了。不过,我对此实在没兴趣了。既然老天爷让我节省三千块钱,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果断退货。

 

  反观唯卓二代,不禁对这个厂家大为敬佩。与价格高出四倍以上的Metabones EF-E BT4相比,唯卓接环的做工不但不差,而且还要好许多。而更重要的是,我买的至少是一年半以前的产品,可用在最新的A7RII上却有如此之好的表现,真是不起。谁说国货无精品?我认为唯卓就是精品。

 

  点击无忌论坛原文《我摄影,我快乐!—— 索尼A7RII详细点评(兼谈70-300G二代镜头)》进行跟帖。

 

#p#

  3. 佳能镜头转接表现

 

  35L和50L转接之后效果超好,对焦飞快,堪比原厂机身,而最重要的是不会跑焦。85L的对焦速度不如前两个,但不是转接所致,因为用5D3也一样,类似情况还有EF70-200小白兔。不过后者转接到A7RII之后给了我一个惊喜,清晰度远远胜过我将其转接到A7R上的表现。不过,我也就是试试罢了,这个头太大太沉,以后估计不会多用。

 

  记得有人说过佳能头转接之后最好只用中间对焦点,用自由点的边缘对焦点会糊片。为此,我特意试了一下,貌似没这一说,任何对焦点不仅同样快,而且同样清晰。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所谓边缘对焦点并非全屏幕的边角,而是相位检测区里的边角。

 

  佳能的24-105L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镜头,因此想重点说一下。这是我买5D2时的套头,机身升级为5D3时没舍得将其一起出掉。我觉得索尼微单目前的镜头群确实还算比较丰富了,但对我来说依然感觉缺少两个焦段的变焦,一个是这次我和A7RII一起买入的70-300,另一个就是24-105了。因此我对转接24-105的期望值很大。EF24-105转接到A7RII上对焦很快,但和用佳能5D3相比,24端有明显暗角。放在5D3上用时,由于机身认识自家镜头,机内校正发挥了作用,24mm直出JPG看不出很明显的暗角。但将其转接到索尼A7RII上之后,从取景器或液晶屏里就能看出明显暗角,有如转接转接福伦达超广时一样,尽管没那么严重。如果购买了镜头补偿APP,暗角不是问题。如果没有也不难解决,因为我发现后期用LR打开RAW时,可以手动调用佳能的24-105L镜头校正文件,如下图所示:

 

 

  以上抓图只是一个通过镜头校正文件消除暗角的例子,旨在举一反三,说明A7RII转接第三方镜头可以手动调用镜头校正文件,别的佳能镜头也可照此办理,有暗角或畸变不足为虑。另外,如果觉得暗角消除得还不够彻底,还可以右拉一下暗角消除滑杆。不过,我喜欢照片上有点暗角,觉得有助于增加气氛。

 

  此外,记得无忌上有人说A7RII转接佳能IS防抖的镜头时最好关上镜头上的防抖,否则会和机身的五轴防抖发生冲突,造成糊片。我大致试了一下,对比拍摄之后似乎没发现有啥问题。不过,我觉得这种说法很有道理的,以后用时会多加注意。

 

  顺便说一句A7RII的RAW解析情况。我用的是64位的Win7操作系统,目前能够打开A7RII的RAW和未压缩的RAW文件的软件除索尼自己的IDC外,还有安装了CameraRaw_9_2之后的Lightroom CC、Photoshop CC以及C1的8.3.4版。另外,DxO_OpticsPro10 的10.5.1 Build 848 Elite版也能打开A7RII的RAW,里面有我非常喜欢Elite版里的PRIME降噪功能,但只能解析压缩的RAW,无法解析未压缩的。所以只能等DXO更新再说了。

 

  4. 转接旁轴头

 

  用A7RII转接福伦达超广时红移没有了,边角的绿移也比用在A7S上来得轻。红移最严重的二代VM15不仅没有了红移,上部黄斑区也不见了。其实这个黄斑是最难消除的,后期基本无济于事,镜头补偿APP在A7R上也无法奏效。有了A7RII,福伦达新推出的三代VM15可直接忽略,又能省钱了!O(∩_∩)O哈哈~,高兴!

 

  下图是我用手里四个福伦达超广进行的红移情况测试,自左至右为VM12、VM15(二代)、VM21/F4和VM25/F4,这四张大图,我已分别发到回复中,供有兴趣的朋友查看。由于VM21/F1.8本来就没有红移,故略。

 

 

  对于边角成像,我本来还心存了几分侥幸,因为我想既然红移都能改善,转接旁轴超广时边角可能也会有所提升。机器到手后我特意进行了对比拍摄,结果证明我的这种想法纯属痴人说梦。

 

  另外,我玩手动转接的时候不太喜欢用峰值,总觉得干扰构图,要么用放大对焦,要么用我所谓的“衍射对焦”,也就是根据取景器里物体边缘出现的衍射纹判断。由于二代7R的取景器放大率从0.71增加到了0.78,因此衍射现象更加明显,这个增强给我带来了很大方便。顺便说一句。

 

#p#

  二、其他细节

 

  1. 电源开关

 

  A7系列从A7II开始,电源开关变得比较松,往好了说是更加灵活,往不好的方面想,其实开关太松不是好事,会增加误开的几率,我喜欢把机器放在摄影背心里,每当拿出来时,就发现十有八九电源开关是开着的,好在我的备用电池多。以前玩富士X100时对电源开关太松深恶痛绝,没想到索尼把这个毛病学来了。

 

  2. 取景器和液晶屏

 

  取景器变大了,我分别查了一下两代A7R的说明书,规格上显示两代机身的取景器都是2 359 296点像素,但一代的放大率是0.71倍,二代是0.78倍。从实用角度上看,这点区别感觉不大。另外,说明书上说二代的LCD从一代的921 600点上升到1 228 800点,我感觉也没有太大提升,当然显示效果比一代好是肯定的。

 

  索尼将A7R2成为旗舰机型,但翻转屏还是和以前一样,和旗舰的身份一点也不相称。翻转角度还是和以前的三个A7一样,只能向上翻转,无法解决竖拍时的翻转需求。我认为,既然是旗舰机型,就应该和a99那样实现多角度翻转才对。

 

  与翻转屏有关的问题还有和取景器之间的切换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所有索尼微单普遍存在的问题。正如很多朋友所说,取景器灵敏度太高,腰平取景时必须离开身体很远才会从取景器切换到LCD上,而且无法调整感应器的灵敏度。

 

  A7RII以前的所有微单(包括黑卡在内)在取景器和LCD的选择上设计得似乎很人性,不但有自动,还可以让用户选择是仅用取景器还是LCD。事实上,这种设定用起来很不爽。比如选择了取景器之后,一切都要通过取景器进行观看,包括菜单调整和回放,用取景器完成这些动作非常别扭,别人看着你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你在干啥。但如果设置成使用LCD,想用取景器取景时还要从菜单里重新设置回来。如果放在自动上,则会出现上面所述取景器感应过于灵敏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A7RII做了一些改进,在FINDER/MONITOR选项中的“取景器”和“显示屏”旁边加上了括弧手动二字,并同时在在自定义键的设置中增加了Finder/Monitor的选项,无论你选择哪个手动,只要按一下你的自定义键(我自定义为C1,因为这个按钮靠近快门)即可打开或关闭取景器或液晶屏。可以说,索尼的这个改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取景器感应过于灵敏的问题,腰平取景时可手动打开液晶屏。A7M2目前还没有这个功能,希望索尼能够通过固件升级增加一下。另外,不知最新发布的A7SII情况如何,希望至少和A7RII一样才好。

 

  其实,我们在取景器和LCD切换上需要的是这样一种和单反类似的功能:平时LCD是关闭的,默认用取景器取景,但当你按动菜单或回放键时,液晶屏自动打开。然后通过液晶屏开关按钮关闭。当你需要有液晶屏取景时,依然通过这个按钮打开液晶屏。目前,索尼全幅微单确实里有一个关闭取景器的功能,但形同虚设,即使是关闭液晶屏也是假关,只是变成黑屏而已,没有起到它应发挥的作用。

 

  3. 模式转盘

 

  和前四个A7相比,模式转盘上增加了锁定装置。这项改动令人颇感意外,因为我在使用中很少发现这个转盘误操作,无忌上也没人说有误操作的问题。佳能5D2升级为5D3时,增加一个锁定装置很有必要,因为确实经常误操作。而A7系列的模式转盘,其所处位置和松紧程度都不太会使其容易发生误操作。不知道索尼是听了谁的建议或投诉而加上了这个锁定功能的,不过加上没什么不好。

 

  无忌上也有人指出了这个问题,但比较吓人的是,我看到有人说真正该需要锁定的是那个曝光补偿转盘,这真是太可怕了!因为索尼微单的好用之处之一就是在A/S/P模式下,眼睛不用离开取景器,动动大拇指就能轻松地对曝光进行微调,不仅索尼微单是这样,富士微单也是这样。如果把这个转盘给锁起来就惨了。希望索尼的开发人员千万别听从这个建议,万一脑子一热把曝光补偿转盘也给锁起来就麻烦了。阿弥陀佛!

 

  4. 前帘快门

 

  在说静音快门之前,先说说前帘快门,而说前帘快门之前,应该首先说说A7RII的快门。二代和一代相比,快门声变得小多了,打开前帘快门时声音非常轻柔,声音小到一般场合基本可以不用静音快门了。记得以前有人说A7R为啥没有前帘快门是因为像素太高,但二代A7R的像素更高,但却有了前帘快门。由此看来,进步真是太大了。

 

  我非常喜欢前帘快门功能,从买第一台单电a77时就开始了。不过,以前使用前帘快门时需要多加小心,因为快门速度过快时容易出现半边图发黑的问题,说明书里也对用户进行了提醒。不过,我进了A7II之后发现,打开前帘快门之后,哪怕速度达到了1/8000s的极限,也经常不会出现黑半边的现象。这次进了A7RII之后,我又再次进行验证,结果相同。说明索尼的前帘快门技术也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趋于成熟了。如今,我可以基本放心大胆地使用前帘快门,因为我经常喜欢大白天用高感。

 

  5. 静音快门

 

  A7RII的说明书里说启动静音拍摄之后不能拍摄14bit图像,只能按12bit存储。从道理上说,14肯定比12好,但我对这个倒不是很在意,因为能有静音快门是最重要的。以前曾有不少人认为A7RII不会有静音快门,理由是高像素的A7R就没有,因此A7RII就更不会有。所以,当我看到A7RII发布后有这个功能时已经是大喜过望了。我肉眼凡胎,从A7S的图像上看不出12和14的区别,哪怕是从RAW,因为文件大小都一样。

 

  以前使用A7S静音拍摄时,需要进入菜单才能打开或关闭静音快门,非常不方便。但A7RII有了改进,静音拍摄可自定义到某个按钮上,比如我就将其自定义到了C4,等我需要打开或关闭静音快门时按一下C4可。不过,合焦时的滴滴声还是必须进入菜单才能关闭。索尼为啥不设计成一打开静音快门就同时关闭合焦声呢?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6. 自动ISO下限

 

  以前还有一件令我想不通的事情,即自动ISO时的快门下限。佳能和尼康的很多其他机型,哪怕是富士微单都有这个选项,但在A7RII发布以前,索尼的所有机型都没有,不知索尼这次如何攻克了这个高科技难关,终于给A7RII加上了,真不容易啊,可喜可贺,幸甚幸甚!另外,自动ISO快门下限可以自定义到某个按钮之上(我将其自定义到C4上了),这个功能很好,值得表扬。

 

#p#

  7. 版权信息

 

  这个功能在尼康单反上早就有了,但在索尼微单上却是第一次出现。它的好处是可以在RAW和JPG里写入拍摄者的汉语拼音姓名和相关版权信息,对那些有投稿和参赛瘾的朋友无疑很有用,便于保护版权。我属于瞎拍瞎玩之辈,从未想过投稿或参赛,因此对我来说就那么回事了。不过还是那句话:有总比没有好。因此这里提一笔。

 

  8. 存储卡和4k视频

 

  我不玩视频,但我还是根据无忌网友的推荐买了一张创建U3级的64G的SDXC卡,按下录制按钮后,果然可以摄录最高规格的4k视频,再此要特别感谢那位发帖的朋友。以前我对视频没兴趣,如今A7RII可以直接内录了,也许以后会找机会玩玩,不过我发现有一点似乎不太给力,那就是有的相机可以在录制视频的同时随时抓拍静态图像。但A7RII好像做不到。

 

  9. 高感

 

  如果抛开像素数量的因素,我手里的五个A7的JPG直出高感表现如下:A7S最好,其次是A7RII、A7II、A7R、A7。我的这个排序和DXO的结论不太一样,因为A7R的DXO的高感得分高于A7II,但在实际使用中,后者的高感明显更出色,究其原因,DXO的数据可能是在RAW的基础上得出的吧。

 

  我认为背照CMOS无疑是让A7RII的高感出色的主要原因,A7RII的问世打破了以往认为背照技术仅对小底有效的偏见。曾几何时,我在买RX100M2之前,曾在帖子里表露了对背照式CMOS期望,不少人给我大泼冷水,其中包括无忌上的著名器材专家。其基本论点是,背照仅对手机一类的小底感光器件有效,对于一寸的RX100M2不会太有效,因为底大。但他们没想到,索尼如今非但没有将其率先用于APS-C画幅的相机,而是一下子将其直接用于全画幅的A7RII之上,在事实面前,他们的理论顿显苍白。由此可见,作为用户,哪怕自己再内行,再是专家,也永远不会超过厂商对自己的技术的了解。另外,无忌有挖坟的传统,在无忌上随便预言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尤其是对索尼进行预言。

 

  通过试拍,我还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在使用同样镜头和在同样的拍摄条件下,A7RII的片子更耐看,颜色更好,更通透。这可能有一定的心理因素,但也未必不是真的,因为DXO不会无缘无故地给A7RII的传感器打出目前的最高分,让其在所有相机中名列第一。

 

  其实关于A7RII的画质,我也无需多说,这是无忌上A7RII与645Z的对比贴: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489959-1-1-1.html,记得有人说过一句很在理的话:用A7RII与645Z比,无论结果如何,后者其实已经输掉了。

 

  10. 对焦

 

  从规格上看,二代A7R在暗光下的对焦应该快于一代,因为说明书上明确写明一代的检测亮度范围是EV0至EV20,二代则提升到EV-2至EV+20。出于好奇,我对手里的五台A7也进行了一番粗略验证,在光线较暗、但不是极暗的条件下用同一个FE55进行对焦,结果大致相同。没发现哪一个机身的对焦速度更快。记得以前不是这样,比如A7的对焦就不是很快,光线暗的时候尤其如此。不过,我的A7、A7R和A7S后来都把固件升级到2.0,也许这就是对焦速度提升的根本原因。另外,白天对焦谁快谁慢我没试,因为觉得没必要。补充一句,我看了一下另外两台机型的固件版本,A7II是1.21。A7RII买的时候是1.0,机器刚到手就遇到了发布新固件,因此9月22日将其升级为1.1。

 

  说到固件版本,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索尼版有人发帖说他把机身升级到2.0之后没有除尘功能了,为此我特意试了试。我的A7、A7R和A7S固件均已升级到2.0,打开除尘功能后机身果然没有任何震动。我的A7II固件不是2.0,除尘时机身震动明显。我的A7RII固件升级为2.0后除尘时机身震动也明显。我不明白的是,除尘时机身抖动是不是和五轴防抖有关,因为这两个除尘时抖动的机身都有五轴防抖,也就是说CMOS本来就可以动。另外三个除尘时机身不抖是否因为CMOS本来就不会动,而采用了超声波除尘一类除尘方法,还是因为固件2.0把除尘功能给阉割了,由于我以前从未用过除尘功能,不知道固件升级以前这三个机身除尘时机身究竟抖不抖。该问题待考。

 

  11. 菜单里的新条目

 

  和其他四个A7相比,菜单里增加了一些新的选项,分别如下。

 

  首先是AF-S和AF-C优先级设置。有人说以前的索尼单反里就有这个选项,我没玩过索尼单反,不得而知,但类似设定在尼康机身里却是司空见惯了。根据习惯,我将其设定为AF,即不合焦无法按下快门。

 

  增加了AF驱动速度和AF跟踪灵敏度这两个一代没有的两个选项,但这两个都与视频拍摄相关,我不玩视频,故略。此外,和一代相比,还多了一个“无存储卡时释放快门”的选项,我认为这个很有必要,因此将其设定为禁止。因为我还真发生过一次带了相机但里面没有储存卡而且拍了好几张才发没卡的蠢事。

 

  和一代一样,可以在菜单里设定半幅镜头的识别情况,但A7RII在APS-C旁边加上了一个Super 35m。试了一下得知这是给视频录制准备的。A7RII用半幅镜头或全幅镜头的半幅模式拍摄静态图象时仅使用1800万像素,而如今拍摄视频时也可以同样使用1800万像素。从好的方面说,1800万像素采样肯定好,似乎比两代A7S都好。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视角变了,24mm的镜头只能拍摄36mm视角的视频了。不过,菜单选项允许用户自己决定是否这样使用,所以尽管我不玩视频,依然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12. APP问题

 

  我在香港官网(https://www·playmemoriescameraapps·com/portal/index.php)花了230港币购买了五个收费APP,将其安装在我的几台A7之上,包括每个价值35港币的专业阶段曝光、动态镜头、多重曝光、平滑反射和价值78港币的镜头补偿APP。但当我给A7RII安装APP时发现,由于动态镜头和多重曝光两个APP不支持A7RII,因此无法安装。另外,我经常使用的镜头补偿APP的表现也不是很好,只要打开这个APP就无法调整自动ISO的安全快门下限了,即使将其自定义到Fn上也不行,打来镜头补偿,那个选项就是一个白框狂,无法选择。而最重要的是静音拍摄无法实现了。

 

#p#

  三、不满之处

 

  其实最大的不满应该是太贵,但价格属于市场行为,没辙。因此下面只说说价格以外的不满。

 

  1. 可憎的大脑袋依旧

 

  尽管我知道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我也知道并非所有人都不喜欢机身上的那个大脑袋,但我还是要声讨一下,直到有新的机身造型出现时为止。我认为索尼微单里最漂亮的机型是NEX7,希望以后能见到这种平齐造型的全画幅微单。既然是无反,干啥变成全幅之后就非要故意给机身增加一个单反模样的大脑袋呢?装13吗?没有这个大脑袋就显得不专业了?单反那样造型是因为里面的那套复杂的反光板系统需要空间,不得已而为之,而无反还这样,有必要吗?这个呆傻儿形象的大脑壳严重影响便携,影响便携就影响使用,凡是影响使用的事情我都反对,因此再次强烈吐槽!

 

  2. RAW的压缩

 

  无忌上对RAW的无损压缩问题讨论由来已久,尽管我在这个问题上从未回帖表态,但我支持这种讨论,因为这是一场有意义的讨论。我也反对索尼目前这种3600万像素就是36M大小的RAW,4200万就是42M的RAW文件大小的愚蠢做法,无论你拍摄的是一张灿烂多彩的画面还是一张白纸。有人已经证明索尼目前使用的这种有损压缩方法确实有损画质,尽管不容易发现。凡是对画质有利的建议我都赞成。我本以为A7RII的问世时会扭转这个局面,没想到问题依旧。

 

  不过,索尼于10月19日发布了A7RII的新固件,为其增加了未压缩的RAW文件存储格式。和以前的压缩格式相比,未压缩的RAW文件体积将近大了一倍。我认为引入无压缩格式肯定是进步,但无压缩的RAW文件体积太大,尽管目前的存储卡已经越来越便宜,但原始文件体积过大毕竟不是好事。我是从尼康单反一路玩过来的,尼康很早就在这个问题上给了用户三种选择:无损压缩、压缩和未压缩。我觉得索尼在推出无压缩RAW文件的同时,还应该同时推出无损压缩选项,让用户自己决定选择储存方式,给用户更多的权限。

 

  受无忌影友回帖的启发,这里也借用一下无损音乐的概念。目前索尼的RAW处理方法相当于有损压缩的MP3。Wav无损,相当于无压缩的RAW,但文件体积大。目前,MP3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经过无损压缩的Ape和Flac。如今,我是古典音乐爱好者,除了上千张CD之外,硬盘里还有两个T的古典音乐,但已经基本没有Wav和MP3格式的文件了,因为如今的主流是Ape和Flac。这是两种是无损压缩音频格式,音质和CD一样,但却节省了存储空间。我认为,对索尼相机用户更有利的不应是无压缩的RAW,而应是类似Ape和Flac的无损压缩的RAW。

 

  3. 手动头焦距

 

  由于我的APP是在香港官网上购买的,最多可以安装十次或十台机身,因此A7RII到手之后又当仁不让地立刻给A7RII安装上了我需要的镜头补偿等收费APP。

 

  说到镜头补偿APP,我想起了A7II和A7RII的一个bug。那就是如果不启用镜头补偿APP则无法记录手动镜头的焦距信息。如果是a6000,或A7、A7R和A7S还情有可原,因为菜单里本来就没有可以输入手动头焦距的选项。但A7II和A7RII为了实现手动头防抖,则要求输入手动头的焦距。我认为,既然这两个机型可以输入镜头焦距,就应该把焦距信息同时写入到照片的Exif信息里,但事实并非如此。想写入镜头信息吗?买APP吧。我觉得这种做法是不是有点太小气了。

 

  我提出这种想法并非天方夜谭,因为富士微单,比如我手里的X-E2早就实现了,转接不同手动镜头时,只要正确输入镜头焦距数值,无需够买任何APP,拍出来的照片就有正确的焦距信息,事后可以轻松地根据焦距数值回忆起当时转接的是哪个手动头。相比之下,索尼的这个问题即使算不上bug,也至少是一种缺憾。

 

  说起防抖焦距设定,我又想起了另外一个小问题,那就是A7II和A7RII里的焦距数值并非连续的,仅仅涵盖常用的典型焦距。我没宾得器材,否则转接三公主时,就只能往上或往下靠了,如果想转接美能达58mm 1.4,要么往55上靠,要么往60上靠,总之没有58mm可选。

 

  此外,这个收费的镜头补偿APP做得并不高级,打开这个APP后会对拍摄产生限制,如无法使用静音快门。另外,菜单按钮被APP占据,想要调整菜单里的选项,必须退出APP,而APP的打开速度并不快。

 

#p#

  四、SAL70-300GII镜头点评

 

  我的拍照是和旅游捆绑在一起的,因为拍的大都是旅游照,正如前面所述,我迫切需要两个焦段的变焦,一个是24-105,一个是70-300。A7RII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转接A口镜头缓解了这个问题,但希望这不是常态,希望索尼不会因此而放弃开发FE口相同焦段的镜头,转接毕竟不是最理想的方案,今后发布原生口的FE24-105和FE70-300才是正理。转接佳能24-105L的情况上面已经说过,下面说说我随A7RII同时进的这只二代730G。

 

  我一直在寻找300mm镜头的替代方案,为此曾在a6000上通过LA-EA4转接过DT55-300,由于没有防抖,后来又进了FE720专用于a6000。不过半幅机身的高感和全幅相差甚远,而用在A7R上又感觉200mm的焦距经常不够。更主要的是,我很不喜欢那个漂亮的白色镜身,我未来十年的打算是70岁以前,沉身子骨还硬朗,先到万里之遥的的异国他乡好好旅游一番。但外国没有国内这种全民摄影的局面,很少有人使用长枪大炮,因此带着FE720到国外拍照不是很方便,刚一拿出来就让人注意了,即使站得很远也如此。因此我非常希望能有一个黑色的长变焦。FE24-240上市后曾有所考虑,但总觉得分辨率不够,加上广角端表现不佳,240也不够长,最终打消了购入的念头。因此我的目标只有这个730了。

 

  根据以往的习惯,我在进任何新器材之前,都要在网上做一番功课,尤其是要好好看看无忌玩家的经验。但令人失望的是,居然找不到有关二代730G的太多信息。凡是和730有关的评测都是一代的,连DXO也没对二代进行测试。无奈之余只好查看索尼官网了。

 

  从官网上提供的MTF曲线来看,除了光圈不一样以外,我觉得和FE720相比SAL730二代的成像并不比FE720差,甚至还好一点呢。不过,我对MTF没有深入研究,如有理解错误,还望高手指点。

 

  这是FE720的MTF曲线:

 

 

  这是二代SAL730的MTF曲线:

 

 

  另外,记得有人曾说两代730G在成像上没啥区别,二代就是提高了对焦速度而已。为此,我又查看了一代的MTF曲线,发现两个MTF图不一样,本帖发表之后,承蒙几位朋友先后指出那是由于索尼中国官网疏忽把一代的Y轴比例压缩所致。两代730的MTF应该一样。

 

  我进A7II时由于机身有防抖曾考虑过同时进一只730G二代,但想到这是一个SSM镜头,用四代环有些不上算。加上四代环多了一个对焦马达,下面凸出来一大块,很不讨喜,因而罢手。如今A7RII又问世了,我又想起了这只镜头。看到有人发帖说用LA-EA3转接一代没问题之后,立刻决定进一只。尽管目前二手730G一代的价格非常低,而且成色很好。但我的原则是数码产品买新不买旧,因此还是果断地进了二代,镜头到手后发现这正是我所需要的镜头。不过,和FE720相比,六千多的价格真不便宜。

 

  730G二代是外变焦,这是我所喜欢的地方,可以大大减少体积。镜身是黑色塑料材质,这一点也符合我的心意,因为可以减少重量。唯一不习惯的是变焦环设计在最前面而且不够宽。另外,变焦环的橡胶敷皮是黑色细纹那种,很容易脏,因为泥土嵌入后看上去会白花花的,所以使用时需多加注意,勤加清洁才好。我对该头的成像非常满意,色彩和分辨率不输FE720,焦外也不错,用LA-EA3转接在光线明亮时对焦很快。看来索尼给这个头加上一个G字还是有道理的。

 

  但也有人对这个镜头不买账,说光圈太小,充其量就是个阳光头,但我实在想不出太多需要在暗光下用长焦拍摄的场景。我觉得f5.6的光圈配合机身日益强大的高感,即使拍舞台或演唱会也足能应付了,因此觉得无所谓。总之,这正是一款我真正需要的镜头。

 

  另外,由于A7M2和A7S2有五轴防抖功能,还可以通过LA-EA4将其用在这个机身上作为长焦使用。

 

#p#

  P1. 试拍之一:我感觉70-300GII的焦外还是蛮不错的:

 

  A7RII + LA-EA3 + 70-300GII:手持、标准模式、sRGB、光圈先决、jpg直出,无后期,仅缩图加框。

 

 

  P2. 试拍之二:阳光直射下,红色未溢出,高光未过曝,300mm长焦端成像满意:

 

  A7RII + LA-EA3 + 70-300GII:手持、标准模式、sRGB、光圈先决、jpg直出,无后期,仅缩图加框。

 

 

  P3. 试拍之三:阴影里,当时有微风,怕花草动造成糊片,所以将感光度升上到800:以提高快门速度:

 

  A7RII + LA-EA3 + 70-300GII:手持、标准模式、sRGB、光圈先决、jpg直出,无后期,仅缩图加框。

 

 

#p#

  P4. 试拍之四:前帘快门测试,在直射阳光下全开光圈1.4,使快门达到1/8000s的极限,未发现图像半边发黑的问题:

 

  A7RII + 唯卓二代 + 佳能FE35/1.4L:手持、标准模式、sRGB、光圈先决、jpg直出,无后期,仅缩图加框。

 

 

  P5. 试拍之五:蔡司的Batis发布之后动了一下心,但感觉体积太大,有悖我的器材尽量小型化的原则。因此,25mm焦距头还是用福伦达吧。尽管这个头边角成像较差,但体积小巧,可爱之极。

 

  A7RII + 35块钱的山寨环 + 福伦达VM25/F4:手持、标准模式、sRGB、光圈先决、未使用镜头补偿APP,jpg直出,无后期,仅缩图加框。

 

 

  P6. 试拍之六:所见即所得是我喜欢微单的重要原因,取景时发现曝光不合适,大拇指一动把曝光补偿调整为-1,太方便了。索尼千万别把这个补偿转盘给锁上啊!

 

  A7RII + LA-EA3 + 70-300GII:手持、标准模式、sRGB、光圈先决、jpg直出,无后期,仅缩图加框。

 

 

#p#

  A7RII+LA-EA3+70-300G II,原片加框:芬兰的驯鹿。

 

 

  A7RII + FE16-35:塔林老城卖花生蘸的人。

 

 

  A7RII + FE16-35:挪威北部的尤通黑门山国家公园。

 

 

#p#

  A7RII + FE16-35:挪威北部的尤通黑门山国家公园。

 

 

  A7RII + FE16-35:芬兰托尔尼奥的早上。

 

 

  A7RII + FE16-35:挪威的山水。

 

 

#p#

  A7RII+LA-EA3+70-300G II,原片加框:

 

 

  A7RII+LA-EA3+70-300G II,原片加框:

 

 

  A7RII+LA-EA3+70-300G II,原片加框:

 

 

#p#

  A7RII转接福伦达VM25 F4:

 

  也许这个镜头是目前在产镜头中体积最小的25mm定焦头了,尽管放在全幅上边角成像不是很好,但看在小巧的面子上,我还是没舍得将其出掉。

 

 

  A7RII 转接 福伦达VM25 F4:

 

 

  A7RII 转接 福伦达VM25 F4:

 

 

70-300G(2)
A7rII(103)
α7rII(12)
索尼(50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