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用心研磨 适马DP1M色彩的探索

用心研磨 适马DP1M色彩的探索

色影无忌
坐看闲云
黑眼圈
2015-07-31

  我没有掌握DP1M色彩,但我在认真探索,并且每隔一个阶段都有新的境界。

  绝不要心浮气躁,象艺术家一样慢慢去做,每幅画都有可喜的收获。

  DP1M是艺术家的工具,以前我可能会这样说,但并没有认识为什么这样说。

  但我现在也是这样说,我慢慢认识了,DP1M的境界深不可测。

 

  我是摄影的眼高手低者,我欣赏过无数的名画,但摄影才是近半年的事。

  虽然我做不好,但我真心感叹,DP1M色彩实在是太棒了。

  非常神秘,很可能会尽兴涂抹,结果涂得一塌糊涂,到最后不可收拾,这可能是很多人的经验。

  事实上DP1M要求是精确的,你在PS上的各种工具就象画笔,要耐心收拾。

  你很可能非常着急,想一步做成大作,用大动作出效果,结果层次消失了,中间变成了苍白,本来是耐看的色阶变成怪诞的对比。

 

  DP1M的色彩是非常深厚的,就象胶漆,如果掌握好,即使白色也非常粘绸。

  有人说色彩油润,这可能是我所描述的,因为纯并且色阶丰富而变化均匀,这就是油润色,DP1M是非常油润的色彩。

  为什么我出的片干巴巴的,很可能是因为曝光不准或其它原因,你过份的提亮或对比,结果破坏了原来的层次,加大的噪色对比。

  如果这些丰富的色阶破坏,色彩就会变得很糟糕。

 

  DP1M偏色吗?我不晓得,我不是产品摄影师,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对色卡。

  我就象学画画、书法一样,是增加一些艺术修养,锻炼是的心,不是一大堆逻辑思想,只要求心的精确,不一定要去对色卡。

  事实上色彩很象音乐,音乐的色彩是经过提练的纯音,艺术色也是一样的,是经过提练的,比自然的要好听好看。

  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一样的,不同相机的色彩风格也是不同的,只有与自然的相似,没有准确的色彩,并且相机接受了人眼看不到的色光,所以你不能认为自己眼看到的是正确的,相机是一定是偏色的,相机只是为了符合人眼要求作调整,也很可能弄巧成拙。

  事实在艺术家手里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的色彩,艺术家只管把现有色加工成艺术色,将错就错这也是艺术,如果接受了美的,也同时要接受这不完美的,你需要做的是如何巧妙转变这不完美。

  这许多完美与缺陷的矛盾体,这本身就是艺术体,艺术就是在矛盾冲突中。

 

  现实有时是不完美的,天不那么蓝,或是苍白的,但你偏偏要它很蓝,要它有无数的层次。

  你认为PS是万能的,结果你在无中生有,于是手法很暴躁,把色彩的皮肤拉裂了,露出干巴巴的骨头。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人只认为DP1M只有细节,而不认可色彩,就象白骨死人那样可怕。

 

  黑色的本来就应该是黑色的,特别象清晨傍晚,反光会比较强,而阴面会很暗。

  而很多人很喜欢把暗的地方也调成明亮的色彩,结果整幅画失去了空间感,而暗处的层次也因过份的调节而损失。

  这也难怪,显示器本来不好,不是专业的,暗部缩小时整个一团黑,其实你放大看暗部是有细节的。

  死黑不一定是坏事,我问过一位专业老师,他说不要出现大面积死白,但死黑要看情况,只要不过份。

  DP1M的黑是非常黑的,相机可以感知,但画面中所有的黑却无法同时存在,你只能截取一段,把另一段变成死黑,就象黑洞你无法认识,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DP1M暗部的色彩很难掌握,有很多噪色,我现在还不能完美处理。

  但这种噪色浮出多出现在把暗处提亮过程中,这本身是违反自然的色阶过程,但有时也不得不这样做。

  这些需要巧妙实际,所以说DP1M是适合真正玩家的,也是艺术家的工具。

 

  DP1M的过程是前期后期双修的过程,前期要好,莫要只依赖后期。

  后期只能顺前期之势稍作起伏,莫要暴力破坏原来的色阶层次。

  我们很会干这样的事,那里太不好看了,死命加大调色操作,结果越操作越生硬,因为把原结构已经破坏了。

 

  只是稍稍作些感想,很可能是不对的,我不反对别人暴力操作,但需要高超的手艺和审美。

  总是DP1M是玩不厌的机器,你可以玩到一直成为大师,而这机器一直是你所爱。

 

 

  杭州的天空可能就是这样的,我不记得什么是正确的天空色了。

 

 

  点击无忌论坛原文《DP1M色彩的探索》进行跟帖。

 

#p#

  再来张今天刚拍的,模拟胶片色并加了温色滤镜。

 

 

 

 

 

 

#p#

  发张人文片:

 

 

  重新调色,并且裁剪构图:

 

 

  dp1m的色彩好并是因为与现实接近,而是因为独具气质,就象一把好琴,它的目的不是去模仿自然声音,而是用独具的音色去弹奏。

  它可以有不同风格,如同版画、油画或者水粉,或者说中国的重彩或水墨。

  或许它不是糖水的风格,但如果技术过关也可做到糖水的甜味,但我不会用油画笔画通俗的图画。

  你完全可以用其它相机拍通俗的糖水片,但用dp1m做这事并不合适,它的气质决定它不合适用在糖水片上。

 

#p#

  沈家门渔港,以前拍的,重新处理。

  天然来做工,不假来修饰,也许这是自己追求的。

 

 

 

 

  后期确实很重要,拍一张图用一分钟,后期可能要花二个小时,象下面这张图花的时间一定是很多的,而且这图越做得精细效果越好,我花二小时还是比较粗的,觉得还可以化时间去精细。

  这张是欠曝的,因为无没有时间来调参数了,所以直接按快门。原本没有什么信心,但得力最近的后期心得,结果没有让自己失望。

 

 

#p#

  一张比较杂乱的画面,但后期所用手法无非就是突出重要的,隐藏次要碍眼的。

 

 

  局部加亮:

 

 

  做了很多的分区处理,大图细节生动很多了,但这里发大图可能有碍观看,所以折中发图,细节有些不清了。

  做这张图我只想证明自己,一张平淡的图片加上十分的功夫就有价值。

  任何一张摄影原片都会因光线关系而显得较平淡,你可以用绘画的方式使它突显出来。

 

 

#p#

  不是张漂亮的照片,但却是张真实的照片,杂乱无序,但还是要记录下来。

  强烈的光线使暗部非常平淡,缺少立体感,所以尽最大耐心做下来。

  把自己当最笨的人,因为聪明人总是想取巧,没有耐心做做笨的活,我就是这样做着最笨的操作,曲线明暗,重复这样做。

 

 

  外来打工妹:

 

 

 

 

#p#

 

 

  学了几招后,迫不及待去拍了几张,虽然高光比前景人物曝光稍暗有些噪点,但人物皮肤要好多了。

 

 

  再来一张,挺不容易构图,下次有机会再去拍。

 

 

#p#

  什么是完美的色彩,完美的色彩是心中的色彩。

  因为心中不完美,所以要师法自然,在师法中改变自己的矫气。

  当心中平和的时候,什么色彩都是好色彩。

  所以一位老师说,要学好摄影,先要学会生活。

 

 

  讲聊天的村民。

 

 

  女人爱粉饰自己的容貌,男人爱粉饰自己的名声,通过自己的语言行为来打扮自己。

  当大数人在刻意粉饰的时候,我只是希望找到自己的真实。

  大多数时候没有找到感觉,只是因为自己的眼光平凡,看惯了矫揉造作,崇尚浮光掠影,所以对平凡的点滴麻木了。

  一张平凡的光影没有耐心去发现,所以把它丢在一边,只等待着伟大的奇迹,却忽略了身边的珍奇。

  重新处理一下,原图色彩过于饱和,画面太实了一些。

 

 

#p#

  大师的模仿有技法的模仿,也有品性的模仿。能全盘模仿的大师并不多,只有技法高超,品性温良而愉快的大师值得全部模仿。

  性格偏激的大师会让你也变得偏激,虽然成就了大师,但你的人生会因此而痛苦。

 

 

  再来一张。

 

 

  什么是最自然生动的作品?

  没有刻意的思想,没有刻意的等待,没有刻意的构图,发自内心本来的瞬间。

  这样的心需要训练,需要感悟,需要纠正。

  也许在进入这样的状态,那么随手拈来都是最生动的作品。

  但绝大多数人只得做到偶然的触发,这个时候可以做到没有刻意的思想,没有刻意的等待,没有刻意的构图。

 

  晚霞,以前总处理不好,现在找到些方法,比以前好了些。

  处理功夫比较大,还是没有更深入去处理,还可以继续深加工。

  这张云彩比较普通,以后有更好的云彩会更加细致处理一下。

 

 

#p#

  dp1m除边缘色散一些小技巧。

 

  边缘色散问题确实很头疼,大致会在光线暗弱的情况下最为严重,另外手抖动及物体移动模糊等也会形成色散。

  用SPP只能一定程度消除,有些情况靠SPP也很难除掉,并且有些浅色在PS过程中会明显。

  其实色散可以在PS中消除,并且也很方便,只是稍加耐心就行。

 

  方法:

  1、大致用索套工具选择某部分有色散的边缘(只要沿边缘选择一部分就行),然后对选择进行一些羽化。

  2、建立调节图层,选色相和饱和度,取名去红边(或去蓝边等)。

  3、在色相饱和度面板中选择“洋红”(一般洋红情况多些),降低明度,降低饱和度,这样红边就隐藏起来。

  4、如果这种调节对红边没有影响,那么用吸管+工具吸取红边颜色,直到红边不明显。

  5、选择画笔工具(边缘柔和的笔),不透明度可以调节在70-100%,色彩白色,直径比边缘色粗些就行,大量边缘色散并且主色不是红色也可用大画笔涂抹。

  6、点击该调节图层的蒙板,并用画笔在有边缘色散处涂上白色,这样涂过部分也会消除色散。

  7、如果还有其它色,如蓝色,可以按消除红色边缘一样方法处理,只是饱和度调节中选择青或蓝,或用吸管工具直接取色。

  注意:在边缘涂抹时一定要保护好主色,如果主色与边缘色相相差很大可以放心涂,但如果比较接近则要小心,或者单独再建立调节涂层,只是把边缘色相调节与主色近似就可。

  另外这种方法也不是万能,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这要靠自己灵活应用,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我自己也用这种方法,并且除色散速度也很快。

 

  工笔人物也有重彩与淡彩之分,淡彩以墨色为主,辅以淡彩。

  在背景色较为杂乱时,用淡彩似乎更合适。

  这张图原色背景显乱,处理降低饱和,保留人物肤色,再调和一主题色,如果黄昏之时,突出浓郁气氛。

  重新修整了一下,特别皮肤偏绿情况,唉,后期真不容易。

 

 

  码头的晚霞。

 

 

#p#

  过去拍的,重新后期处理。

  有时人观念也很要紧,太过于忠实原来的光影明暗,所以有的地方不敢过份加亮。

  转念一想,就当前景用超级灯光照亮,加亮正面光线,这样可以更有层次感些。

 

 

  台风过后的海滨:

 

 

 

 

#p#

  下岗工人自谋生计,为了突出主体,违反了常规光线,提亮主体,压暗次要人物。

 

 

 

 

  不愿拍虚伪的东西,多拍拍纯朴的题材。

 

 

#p#

  为什么总用平实的角度,因为很多的场面将成为历史,我拍也来不及,只求真实。

  想过从什么角度去拍,但能保证这个角度不是你的刻意扭曲想法,也许只有当画面与心合拍时,我才会想特殊的角度去拍。

 

 

  数码时代说不用后期的人是非常可笑,在胶片时代暗房就是摄影必须的技术。

  现代科技进步了,本来科技应该促进人更丰富的想象力,但却成为人类偷懒的理由。

  其实说不需要后期的人,只不过自己偷懒不想后期,把后期工作交给了机器。

  相机本身就是个后期工具,镜头的各种设计也无非是把人不想做的工作代替做好。

  所以不想后期的人对设备的苛求是贪得无厌的,拍出一张好照片就沾沾自喜,认为拍摄水平高,却不知机器为你做了大部分工作。

  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莫因为机器的进步把自己变成猪脑。

 

 

  以前学色彩时,老师教我们自己调色,尽量不要用高纯度的色彩。

  色彩宁可脏,也不要太干净。

  现在有些数码作品颜色太漂亮了,就有些发腻,不如那些看似发浑的色彩有味道。

  好的色彩信息是丰富的,不是那种看上去漂亮的东西,漂亮的容易乏味。

 

 

#p#

 

 

  其实我很喜欢拍下里巴人,但落后的东西似乎都被赶在一边不容易看到,外面的都是光鲜锃亮的东西。

  世界就这样容易欺骗人,也许深深观察下去会看到更多真实。

 

 

  拍到最后,觉得自己是渺小的。

  什么大师啊,艺术家啊,有什么了不起的。

  艺术创造者是大地和人,大师,艺术家都只不过是记录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更何况只有点技术的人呢。

 

  最后,尊重大地,尊重生活的人是值得尊重的,因为他们放正了自己的位置。

  不懂得尊重的人,即使你是最著名的大师,都不值得尊重。

  尊重生活,尊重大地,生活与大地才是真正的大师,懂得这点的人同样值得尊重。

 

#p#

  后期的好处之一,是增强拍摄信心,有强大后期功力支持,让你更专心于拍摄。

  并不是说什么都依赖后期,前期可以马马虎虎。

  事实上,由于事情的突发,你很可能不能很周全地考虑拍摄参数,但画面是瞬间即逝的。

  如果你对后期没有信心,可能你会放弃拍摄,或者说你按下快门时心里无底,那么只能错失一次机会。

  这张图就是如此,由于拍摄方位变化,参数还没有调整,看到这个画面,我第一反应是先不要调参数,先拍下来,有什么问题后期再补。所以先拍下来了,结果画面过曝。

  随后调整参数再补拍了一张。

  回家后,发现过曝这张姿态不错,而参数正确的这张人物位置不太好,所以我只能处理第一张。

  SPP后,虽然过曝拉回来,但红色衣服过曝部分变成黄色,非常难看,很脏。

  利用后期一些特殊处理,耐心调整衣服过曝边缘,并调整脏色,处理后基本调整回来。

  所以有强实的后期基础,可以让拍摄更加放心。

 

 

  练习快拍,并不是拿起相机仓促构图,甚至没有看清就拍。

  快拍是练习观察,在没有看取景器时就已经构想好画面。

  所以,不要始终对着屏幕看,屏幕中很难看到动人的画面,你是被场景感动,而不是被取景器感动。

  在观察实景动人一幕后,即刻可以拿起相机,甚至站立未稳都可以拍,此时你可能还未看清取景器,但已经看清了真实画面。

  当然在按下快门前已经事先调好参数,甚至没有调好参数都可以快速拍下来,千万不要犹豫。

  快拍最怕就是看着取景器等啊等,估计十有八九等不到动人画面,动人画面不会让你在取景器中看这么长时间。

 

 

#p#

  天气热,外拍少,很多图片没有处理,趁闲多处理一些。

 

 

  X3后期原来可以这样玩法,不可思议的彩霞。

 

 

  处理张全景。

 

 

DP1M(17)
X3(55)
后期(156)
色彩(313)
适马(13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