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徕卡M8的思考模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徕卡M8的思考模式

色影无忌
贴地逛逛
梁爽
2015-04-07

新篇:M8的思考模式

 

  在相机器材的折腾路上,没有平坦的路,相信在这里的用家都有体会。

 

  leica ,一抹红,引无数英雄竞折腰。M8,leica进攻数码领域的第一款机器,无数的弊端授人以柄,现在都无数人嘲笑leica当初的设计,用现在的话说:简直弱爆了。

 

 

  但是我现在用得很合心意,哐当的快门声有力且机械。虽然不会用它来连拍,但明显会比胶片M机用得更随心所欲一些。不担心再胶片冲洗的成本,不会担心他的曝光参数是否准确,构图和取景方面当然质量也下降,不会象胶片拍照那样自我要求苛刻。再次体会到了玩的味道。很多摄友说到,留恋以前M8的时光。因为现在拍片都是用M9以上的拍了,就不会有“玩”的感觉,因为他实在是无可挑剔,每张只要你控制好画面内容,就不用担心他的出片。所以,个人认为M8的玩法多样源自于他快门耐操、操控简洁、模式多变、CCD高ISO的颗粒成像等等。缺点也是不言而喻的,像素只达到中端单反相机的像素(但不等同于普通的单反相机),因此M8更挑剔镜头,一个解析力好的镜头对他来说绝对是必须的。

 

  目前用的是蔡司Biogon 35 2.0,这是一个价位不高的镜头,我认为他的性能超越了他的价钱,很多人把这个镜头等同于日本镜头,其实他的优秀血统来源于德国,味道也是不折不扣的德味。

 

  M3从我这里出去已经一去不返(下家耐不住没测光的机器,一周内已经转手换M6),剩下的胶片堆砌在冰箱的速冻层,不知何日复苏。索性贴上一封条:当我想你的时候。
 

  Leica M3,被抹上了很多神话色彩,全机械德国造,它是神物,但是在我的手上,它就是一台普通的机器,出不了什么大片,它只是我记录生活的一个工具。手上的这台按照编号看应该是1956年产的第一批机子,成色还行,双拨过片,手感润滑,难以想象,经历了这些年月,依然像个年轻人充满活力,对焦、合焦、快门、自拍发条 矫健如新。看来人们喜欢leica M机不无道理,理由是经久耐用,性能可靠。

 

论坛原帖地址

 

  Leica(恩斯特·徕茨)公司的历史,这个公司的发展充满了戏剧性,象是美国大片中的主人公:往往是个英雄一般力挽狂澜。是它引领着世界的摄影史,Leica I 的横空出世,一下子改变了相机不便于携带的那种尴尬。说到这,不得不说到奥斯卡巴纳克(Oskar-Barnack-Strass)。他曾经是蔡司公司的工程师,著名的镜头制造者,是他创造了莱卡I。当你使用135的胶片时,你必须对巴纳克心存敬意,24mmX36mm的负片,拥有经典2:3比例,根据莱卡公司的记载,当时,巴纳克伸直了他的胳膊,按手掌到臂端的距离截取了一段胶卷,正好是36桢,从此以后这就成了一卷胶卷的固定张数。上世纪中期,随着Leica M3的面世,一个经典的Leica造型一直演变到现在,这款机器,当时被视为摄影人的梦想,被喻为相机中的劳斯莱斯,据说,当时四台Leica M3的价钱,相当于一台保时捷跑车的价钱。历史,我们不必重复太多,关键是它这个品牌,赋予了太多人的期待,成就了很多知名的摄影师(如卡蒂埃-布列松等)。我相信,喜欢这个品牌的人,大多数是对leica的发展和文化有比我更深刻的认知。

 

  选择哪种机器作为开始?对我来说确实让我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M7,几乎实现了全电子化,选择它,实际上是选择了一种便利和效率;M6,带中央测光,一次性过片的拨片,及上片时只要挂上齿轮就可以合起盖子的模式,让人心动不已(市场价大约在7k-20k都有);M5,一个变异的产品,它在leica的历史上只是出现过一小段时间,产量也不高,机身比普通的leica机身都要大,但是实际上也有很多它的粉丝;M4,承载着M3的经典,后来的M6也延续了它的成功之处,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缺点是不具备测光功能;M2,一个M3的简化版,它是在M3出来之后的产品,当时为了照顾摄影爱好者的经济条件,出来的一款较便宜的机器,但是却比M3多了35mm镜头的取景线框,尽管是简化版,现实中仍然不少粉丝。现在说到重点:M3,leica的标志性产品,投产于1954年,往往出来任何一款型号,都会先把它拿来跟这款M3的进行比较,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可以说它是胶片相机时光标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零点。它也成为了日本厂商模仿的对象,如日本巧思工厂,一直在追赶,却从未被超越。M3从它的编号看有两种设计,最初的设计是卷片轴按两次拨动,每次拨动为90度角,其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消除拨片后给胶卷带来的静电,缺点就是双拨会慢大概半秒,对于抓拍的摄影师来说是个缺陷。但是确实增加了把玩的乐趣,那过片的感觉和M6完全不同,谁玩谁知道。后期的M3,全部改为了一次性过片,目的也显而易见,方便过片。再有一个就是它明亮的50mm取景框,据资料记载,这是一个从没被超越的设计(包括后期的leica MP),用料十足。

 

摄友们的作品(胶片) 

 

凌鹰

凌鹰

凌鹰

 

凌鹰

凌鹰

凌鹰

 

 

贴地逛逛

贴地逛逛

alin555

 

 

Nikon555

贴地逛逛

 贴地逛逛

 

 

凌鹰

 贴地逛逛

 贴地逛逛

M8(24)
人文(440)
徕卡(1119)
胶片(402)
街拍(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