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迟暮之樱——Konica Hexanon 50/2.4 L39

迟暮之樱——Konica Hexanon 50/2.4 L39

色影无忌
GRAYKNIGHT
黑眼圈
2015-01-08

 

 

  据说这年头玩旁轴的只有三种人,一种是真NB,一种是装13,还有种就是咱这样不上不下的抚摸党,总觉得数码时代来了以后再也没有或几乎没有啥朝思暮想砰然心动的机械玩具,该死的厂家们都生产家电去了,只好翻来覆去找寻过去年代生产的好玩东西,不知不觉成怀旧派,心态都玩成九斤老太了。玩日系旁轴就不能不提Konica,这个厂曲高和寡玩完前生产的HEXAR RF算是无限接近LEICA M的最后绝唱,从设计到用料、做工都透着股“一定要和M比一比”的狠劲,至少我个人觉得比M7好用,可能没M7那么极端坚固,但某些细节更人性化。90年代几个日系厂家的M/L39头大抵也是如此情况,大家都比着来,数量少品质高,产量一般也就几百几千只,估计挣的钱还不够策划广告费的,摆明着就是玩票,所以都使出了看家工夫吃奶劲,跟现在那个三天两头玩花样的COSINA可不大一样,区别就2字——“用心”,市场经济,胜者为王,写这个镜头的想法,也不过是想表达“败者不为寇”而已。

 

 

  转到正题,Konica自从HEXAR大获成功之后,自信心无比膨胀,将35/2头单独发售了L39版也是好评无数,于是1997年发布了限量2000只的50/2.4缩头L39,外观类似Leica那只Elmar 50/2.8,但光学结构为6片4组双高斯,属于扮猪吃老虎,装低调那种,当然缩头的样子是怎么也低调不起来,买这头真冲着便携去的估计是少数,大部分人估计都是咱这种买玩具心理,又好看又好玩,伸伸缩缩享受那种金属快感。

 

 

  原帖链接:迟暮之樱——Konica Hexanon 50/2.4 L39

 

#p#

  事实上,这个头以及后来那几个M-Hexanon头一样,几乎都代表了日系民用光学机械加工的最高水准,金属工艺,手感,刻字,表面处理都绝不逊色于Leica M系新头,但是比起一些LEICA老头还是差了口气,好比LEXUS怎么也就是LEXUS,总让人感觉比双B差了那么点点,就拿手上这只对比现行版ELMAR 50/2.8来说吧,K的10片光圈对L的6片光圈完胜,镜筒做工更细腻,但L白头全铜制作,重量250克,K头铝壳铜芯,重量200克,L的沉筒手感显得很顺滑,而K就稍许生涩。

 

 

  好镜头是拿来看的当然最主要还是拿来用的,K这支50/2.4和后来陆续出的几只M-Hexanon风格都很近似,刻意压低整体反差,走清新细腻路线,层次丰富,散景优美,拍人像小品什么的很舒服,K也知道自己没法在色彩和质感立体感上跟LEICA一较高下,所以干脆走自己的和式风格去了,想起以前那个广为人知的谣传——所谓巧思的35/2和LEICA的35/2“没什么区别”,其实一卷反转下来,只要不是色盲都能看出来K的色彩调调和LEICA差别有多大,不过用L头拍人像有时确实会“浓油赤酱”的感觉,这时候用K头倒挺合适,有点后悔曾经出掉的那只K 50/1.2 Limited,西餐吃多了,换寿司料理什么的可以解解腻。

 

  在很多人看来,胶片时代已经是过去式了,其实对我个人而言眼下正是玩胶片的大好时光,胶片机器和脑袋几乎都是白菜价了,也不用整天为新品更替而心烦,从故纸堆里翻出这些老东西就有着无穷的乐趣,所谓的麻烦,好比谈恋爱,不过是等待的时间多了一点,琢磨的时间更多了一点而已,有益无害。

 

 

#p#

 

 

 

 

#p#

 

 

 

 

 

 

  原帖链接:迟暮之樱——Konica Hexanon 50/2.4 L39

 

50/2.4(2)
Hexanon(2)
konica(4)
L39(5)
柯尼卡(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