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相机收藏经眼录,我的私人相机收藏记录(十一)

相机收藏经眼录,我的私人相机收藏记录(十一)

色影无忌
SadBear
黑眼圈
2014-12-22

  查看前文:相机收藏经眼录,我的私人相机收藏记录(十)

 

  奥运系列: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纪念版Canon F-1单反相机!

 

 

 

  1976年,第2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举办。为此,日本Canon公司特别为此届奥运会推出了奥运会纪念版的F-1相机。

 

  本届奥林匹克火焰传递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作法:蒙特利尔奥运会圣火于7月13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希腊火炬手传给加拿大火炬手后,通过传感器将圣火的热能转换成电波并经卫星传至加拿大,然后使用激光在蒙特利尔点燃火炬。随后进行火炬接力跑传递到蒙特利尔,最后由一对少年男女共同点燃主体场奥林匹克火焰,这是奥运史上唯一一次由两人共同执行这一光荣的使命。

 

  为了※※曾率领橄榄球队访问南非的新西兰代表团参加本届奥运会,坦桑尼亚等22个非洲国家联合抵制本届奥运会。由此1976年奥运会的规模远逊于上届,最后参赛的有92个国家和地区,※※生613枚金牌。前苏联以49枚金牌名列奖牌榜第一。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英雄人物当属罗马尼亚女子体操运动员纳迪娅·科马内奇。本届奥运会上她的精彩表演使所有人为之倾倒,高低杠赛时,她获得了奥运会体操史上第一个满分“10分”,并接连创造奇迹,总共拿了7个满分。最后她夺得了个人全能、高低杠、平衡木3枚金牌。

 

  当时的香港地区作为英属香港参加了1976年奥运会。

 

  Canon F-1单反相机是日本佳能公司在1971年3月推出的一款顶级35mm相机,其原始价格为117,000日元 (带FD 55mm f/1.2),100,000日元 (带FD 50mm f/1.4),92,800日元 (带FD 50mm f/1.8),78,000日元 (机身)。

 

  Canon F-1的大小为147 x 99 x 43毫米,机身重量为820克。采用四轴、横走式金属幕帘焦平面快门。可选X、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和1/2000秒。内置自拍机(自拍机拨杆也用作缩小光圈拨杆)。支持多次曝光。

 

  作为一款高耐用性和高可靠性相机,F-1获得许多用户包括专业摄影人士的青睐。相机生产和销售了10年,中途仅一次改版。我手里这台1976奥运会纪念版的机身编号为294681,手中另外一台1980冬奥会纪念版的F-1机身编号为606427。从这两个编号我们可以大概推算出Canon F-1的年产量,每年大约一万台。当然这个纯属最简单的估计,没有任何权威性。

 

  在F-1后背上,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在生产公司Canon与所属国别Japna之间,加入了F-1,变成了“Canon F-1 Japan”,而且F-1的字号明显大于Canon和Japan。这是我目前为止,看到的唯一一款在生产公司名称和所属国家/地区之间加入相机型号的标示方式,足见Canon公司对F-1这款相机的自豪与自信!

 

 

 

  至此为止,我的奥运纪念版胶片相机的收藏算是告一段落了,共计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和2008共八届奥运会,我知道的都收集到了。如果您知道还有其他届奥运会也推出了纪念版的胶片相机,请您务必告诉我,谢谢!

 

  最后,我们来个小互动,来个无奖竞猜:各位在最后一张图片中可以看到,在镜头座的一侧有个SD卡大小的带盖插槽,请问这个插槽是干什么用的?

 

 

 

 

 

 

 

  原帖链接:相机收藏经眼录,我的私人相机收藏记录!

 

#p#

  中国产珠江S-201单反相机!国内唯一可换取景器的35毫米相机!

 

 

  根据庄克明先生那本《中国照相机》一书中的资料,“珠江S-201型”照相机,是原兵器工业部下属的“明光”、“永光”、“金光”、“华光”等多家企业联合设计制造,总装由“明光”、“永光”、“金光”承担。

 

  珠江201相机的样机在1977年底成型,1978年底通过国家鉴定并定型生产,1979年正式上市,当时售价608元。

 

  目前市场上能看到的珠江201相机,虽然是由由“明光”、“永光”、“金光”三家企业生产的,但产品款型完全一样。只能通过机身编号来分辨:机身上各厂编号开头都用中文和英文字母表示,其中“M”明光,“J”金光,“Y”永光,华光应该用“H” 表示。镜头的标记:MG明光,JG金光,HG华光,YG永光。

 

  珠江S-201相机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可换式的取景器,五棱镜眼平取景器和腰平取景器。这在当时是国内首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到目前为止,这也是国内唯一一款可换取景器的135相机。

 

  珠Ss-201,机身采用黄铜制造,非常适合像我这样有金属情节的人收藏和使用。快门为布帘横走方式,速度为B、1-1/1000s,有自拍。闪光灯插座为可拆卸式,安装在倒片钮的上部。

 

  珠江201采用MD卡口,除了58mm标准镜头外,还有28mm、35mm的广角,105mm、135mm等长焦镜头,以及后来开发的变焦镜头。

 

  珠江201型照相机,因为其相对可靠的质量,和丰富的配套镜头,受到了国内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青睐,并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但是1987年,广州照相机厂的“珠江”商标先行完成商标登记,四川的“珠江”商标不能使用。原生产珠江牌201相机的各家企业,不得不放弃了使用多年的“珠江”商标。之后明光厂使用“明佳”商标,金光使用“金都”商标,出售同类型相机以及后来开发的新型号相机。

 

 

 

 

 

 

#p#

  “四合一”过片扳手的Agima旁轴相机!英格兰制造!

 

 

  Agima这款旁轴相机,由位于英格兰的Agilux公司在1960年制造;而Agilux则是英国AGI(Aeronautical and General Instruments Co.航空和通用设备公司)的一家子公司。

 

  AGI公司最早成立于1915年,主要生产军用设备,后来于1936年开始生产军用航空相机。二次大战之后,英国进口的光学产品很有限,因此AGI抓住这一机遇成立了Agilux公司,并开始在1946年(一说是1947年)开始生产民用相机。除了以自有品牌销售外,Agilux还为德国的伊尔福生产过相机。后来到上个世纪60年代,AGI逐渐放弃了民用相机市场,从而专注于军用和工业航空相机的生产。

 

  Agilux公司生产的相机都有点独树一帜、别出心裁的设计:比如我今天要介绍的这款Agima旁轴相机,其独到之处在于过片、快门上弦、释放快门都通过镜头座上的那个扳手(第一张图中11点钟方向)。将这个扳手自上到下扳到底,完成过片和上弦,回位后再向下轻轻一扳,即可释放快门。从而实现了四合一一钮完成:过片、计数、上弦和拍照(释放快门)。

 

  通过镜头过片和上弦只有德国Zeiss的Werra相机有类似的设计,但Werra并不能通过镜头释放快门,依然要通过机顶的快门按钮来完成。

 

  Agima采用了可换镜头的设计,在取景器中有三个取景框,应该是分别适用于标头(45mm)、广角(35mm)和长焦(90mm)镜头的。

 

  我手里这台的Amiga相机配套的是一颗AgimaAnastigmat 1:28/45mm镜头,光圈:2.8、4、5.6、8、11、16;快门速度为1、1/2、4、8、15、30、60、125、250、350,和B门。

 

 

 

 

 

 

 

 

 

#p#

  葡萄牙进口后背组装的国产青岛6旁轴相机!

 

 

  青岛6旁轴相机是山东青岛照相机总厂在引进和消化当时的联邦德国(西德)Agfa公司Optima 2746相机生产线的基础上,于1985年正式向市场推出的一款旁轴照相机。

 

  早期的青岛6型采用了Agfa 2746型上40mmf/2.8 Color-Solitar镜头组件,光学结构为4片4组,全部镀膜;其中前片和后片透镜采用了高质量的澜系光学玻璃,镜头中央分辨率在32-36线对/mm,接近或达到了国家一级镜头分辨率要求标准(国家标准GB9917-88规定此类镜头的中心分辨率应不低于36线对/mm);快门采用了爱克发Optima 2746电子程序快门。

 

  其中早期的部分青岛6后背上印有英文“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MADE IN PORTUGAL(葡萄牙制造)”并非相机在德国和葡萄牙制造,而是只是该机后背部件是从德国和葡萄牙进口的。我手里这款就是葡萄牙后背的。

 

 

  青岛6型上市后,市场好评不断,并获得了1987年全国照相机械产品评比一等奖、1998年首届全国照相机民意评选金奖。

 

  1990年4月,由青岛照相机总厂设计研制的无澜玻璃40mmf/2.8镜后中心快门镜头在青岛通过了部级鉴定。这在当时,采用价格低廉的普通光学玻璃替代进口镜头组件中的澜系光学玻璃,还属于国内首创。这样,青岛6型的成本降了下来,记得人民币汇率调整以后,1993年市场上青岛6型的售价也只有260元左右。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情况:我手里有两台青岛6:一台是早期的Agfa镜头,但后背是国产的(下面两张图),而另外一台是后期的青岛镜头,后背却是早期的葡萄牙后背。个人估计是因为那个年代,国人普遍对“洋货”更加信任、更有好感,因此青岛照相机厂就采用了“土洋结合”的方式?这样确保青岛6上至少有一样组件是进口的,从而更加有利于销售。

 

 

 

  但是青岛6的电子快门有一个对于使用者、特别是新手有个相当致命的缺点:在不装电池以及电源电压低于2.2伏时(可照样卷片上弦、按得下快门按钮),导致快门叶片不能开合或在光圈叶片开启前闭合,底片虽然不能曝光,却仍能听到快门系统运动的“咔嚓”声音,让使用者误以为曝光正常,实际上拍出来的胶片冲洗后就是根本没有曝光的胶卷!

 

  不过毕竟瑕不掩瑜,青岛6镜头的分辨率和整机的可靠性非常高。比如青岛6对已曝光胶片采用了暗合保护,亦即过片后的胶卷进入一个暗合。在不小心打开了相机后背的情况下,只浪费了1-2张正处在镜头后的胶片而已,照过的胶片,均在暗盒机构中保护,不会因此而曝光。因此只要记住上述电池的问题,经常检查电池余量即可。

 

  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个大大的红色快门按钮!喜欢青岛6的朋友不妨考虑收一台,现在的价格大约只有80-100元左右而已。

 

 

 

 

 

#p#

  新、奇、特:链条传动过片的德国造Hapo 36旁轴相机!

 

 

  这款Hapo 36旁轴相机,是德国的Regula公司在1936年为德国一家相当有规模的摄影器材零售商Hanns Porst公司制造的。

 

  Porst公司位于德国纽伦堡,成立于1919年,是一家以连锁方式经营的摄影器材经销商。该公司代理和经销过相当多品牌的相机和摄影器材,其中不少直接贴牌为Porst进行销售。今天要介绍的这款Hapo 36则是Porst公司的自有品牌,Hapo品牌明显来源于Hanns Porst的名称。

 

  Hapo 36毕竟是生产于1936年的一款相机,所以其技术性能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毫无长处,但在当时,该机可是为数不多的采用了非联动黄斑测距的一款旁轴相机。

 

  所谓非联动测距,就是该机配备了黄斑进行合焦测距,但测距的结果无法同相机镜头进行联动。需要在黄斑测距之后,再根据测距的结果到镜头上去进行对焦操作,亦即将镜头的标尺调整到黄斑测距的结果数值,从而完成对焦。所以这款相机左肩的倒片钮上,有测距的旋钮,通过这个旋钮操作,进行黄斑测距。

 

  当然,现在的旁轴相机都采用了联动的黄斑测距,如德国的徕卡和国产的凤凰旁轴相机。直接转动镜头即可完成测距和对焦。

 

  Hapo 36这款相机最奇特的一点,是在扳动过片扳手进行过片时,并不是像一般相机那样的采用了齿轮传动,而是采用了链条传动!下面第一张图中的红色圆圈那里可以看到,第二张图是链条的特写。

 

 

 

  我学的是文科,所以无法判断哪种传动方式更为先进或者可靠,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采用链条传动的相机。

 

  Hapo 36配用的是一颗Steinheil Munchen Cassar 45/2.8镜头,光圈和快门值图片中都可以看到,我就不说了,偷个懒吧。

 

 

 

 

 

 

 

 

  查看更多:相机收藏经眼录,我的私人相机收藏记录(十二)

 

  原帖链接:相机收藏经眼录,我的私人相机收藏记录!

 

记录(111)
收藏(130)
胶片相机(1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