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相机收藏经眼录,我的私人相机收藏记录

相机收藏经眼录,我的私人相机收藏记录

色影无忌
SadBear
黑眼圈
2014-11-26

  2003年前后,突然对国产的双反相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下子在916那边购买了应该有20台左右的双反。后来有个偶然的机会(应该是通过某个搜索引擎),发现了中华相机网。当时就觉得,这边的东西好像更便宜啊(916的同志请不要扔板砖啊)。于是将主战场转移到了中华相机网。

 

  开始的时候是见到什么买什么,乱七八糟的买了一大堆,虽说那时候是一个人,但家里的地方有限(单位分的一居室房子只有50平米),慢慢地也觉得快放不下了。那时候是买的比卖的多,当然都是国产相机哈。我的头像就是一台国产珠江201的镜头。

 

  期间在因为想购买一台长城发条相机,认识了中华的btfsj老师。并在btfsj老师的的带领下,知道了大柳树的那个市场。随后至少有一年多的时间,每周六半夜起来奔赴大柳树那个市场,不管多冷、风多大,只要不下雨、下雪,基本上周六的上午都是在那里度过了。当时中华网的很多老师都是第一次在那里遇到和认识的。直至大柳树市场的早市时间调整到周五还是周四,才因为时间不合适的原因,慢慢地不去了。

 

  后来发现国产相机的种类和型号对于我而言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我个人更喜欢金属质感的东西,同时不大喜欢国产相机的做工,所以将购买的目标转移到了国外相机,于是eBay成了我购买相机的首选网站。

 

  慢慢地家里的洋货多了起来,但依然是毫无章法,见到喜欢的就买。为此我成了建国门邮局那个海关的常客,因为要经常去缴纳关税取回相机,甚至和那里的邮政人员和海关关员都知道我是来取相机的了,哈。

 

  有一天在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他问我你的收藏有没有个主题啊?知道这时,我才发现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国产相机不喜欢,进口相机的品牌和型号更是多如牛毛、浩如烟海。

 

  偶然的机会在色影无忌看到了一个关于为伪满洲国制造的Contax的帖子,才知道相机除了能够通过拍摄胶片记录历史的进程之外,相机本身也是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的,例如被占领国制造的相机、殖民地制造的相机等等。当然因为相机的历史本来就是很长,所以这个主题我基本上已经收集完毕了。

 

  在收集境外相机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我根本没有想到的国家,竟然也曾经生产和制造过相机,例如匈牙利、丹麦等。其中有些国家当然可能仅仅是组装或者作为大品牌的生产基地而已,就像现在苹果不有的不也是在中国中国生产的嘛。这样的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

 

  于是按照国别和地区来收集相机,成了我第二个主题。经过数年的努力(基本是eBay海淘),这个系列中我知道的国家除了瑞典(哈苏实际上很常见,所以我尚未购买,关键是人穷志短没钱啊,开个玩笑)、智利(智利产的相机实在是太罕见了)、越南(尼康的有些数码相机实在越南制造的,但我对电子的东西兴趣不大,所以一直还在寻找胶片机)没有到手外,其他的应该都全了。其中最近刚刚在中华的sdm630202兄台那里,买到了一台菲律宾组装的Olympus傻瓜机,在此向sdm630202兄台表示感谢。这是我最近收到的一台此系列的相机。

 

  我目前正在搜集的第三个系列,就是奥运纪念版相机。这个系列是最近才刚刚开始的,因为北京正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我人在北京)。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吧,已经搞到了1972、1980(冬季和夏季奥运会)、1984、1988、1992、1996和2008年奥运会的纪念版相机。

 

  此外,我应该还有个系列,那就是前苏联/俄罗斯相机系列。

 

  前苏联/俄罗斯作为一个相机生产大国,在世界相机领域觉得是一个不如忽视的国家。在二战后,从德国获得了大量的设备、技术和人才,都为前苏联/俄罗斯相机的起步和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期Zenit相机不少型号的产量,甚至超过了100万台。

 

  当然,考虑到我有限的金钱和精力,特别是家里居住面积的有限,我将前苏联/俄罗斯相机的收藏进一步系分成了两个方向:1、各种纪念版的机器,例如政权建立50周年,党代会纪念等等;2、前苏联/俄罗斯相机出口到其他国家,贴牌或者以新型号命名的相机,例如出口到德国的Revue、出口到美国的Kalimar等等。

 

  为了搜集上述相机,其他的一些相机和镜头我就选择性的出掉了,所以现在我在中华是卖的多,买的少了。在此一并感谢那些购买了我的物品的同好,没有你们的支持,我的收藏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我的目标是以玩养玩,否则家里的领导也是不会同意的。

 

  下一个系列目前还没想到,欢迎各位的建议。大规模的对我而言是不现实的,虽说现在的房子大了,但家里的人也多了,所以地方依然紧张啊。

 

  之所以将这个帖子命名为《相机收藏经眼录》,强调的是经眼,亦即过手,来源于严宝善先生的《贩书经眼录》。准备将我收藏和收藏过的相机集中个帖子一一做个展示。

 

  原帖链接:相机收藏经眼录,我的私人相机收藏记录!

 

#p#

  我的第一台照相机!国产的海鸥203型120折叠机!

 

  到目前为止,家里的各式各样的相机估计有300多台。

 

  没事就喜欢从床底下或者书架上拿出来一台摆弄一下,用那些沉甸甸的东西压压手,或者听一听那些清脆的快门声。这不也是一种不错的触觉、视觉和听觉享受吗?

 

  今天先来介绍一下我得到的第一台照相机,海鸥203。

 

  自打我小学起(上个世纪70年代),这台机器就好象已经在我家了。那时候总是由老爸为老妈、弟弟和我拍一些照片。当然那时候还都是黑白的。

 

  那个时候照相机可是稀罕的东西,拥有相机的家庭似乎还很少。所以从小学到初中,每次赶上运动会、春游之类的活动,都要把相机常带到学校给同学们拍照。效果好坏不知道,因为那个时候觉得有个影就不错了。但从此对相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弄个时候胶卷可不是我一个小学生能够买得起的,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经常把这台相机拿在手里,按按快门,比划比划。

 

  后来稍微大了点,才从老爸那里得知,这台203居然是家里的一个亲戚从非洲带回来的,是203的出口型。出口型的主要特征是曝光参数盘刻度是英文的。

 

  后来由于135胶卷的流行,使用120胶卷的机器越来越少,这台机器也被束之高阁了。但几十年过去了,我手里的这台203目前依然可以正常使用,镜头上淡紫色的镀膜也还是那样迷人,我的第一台相机!国产海鸥203!

 

  海鸥203相机的主要参数:203相机是上海照相机二厂1964年开始生产的,宫生产了31万余台。

 

  镜头:1:3.5/75mm

  快门:1/1、2、4、8、15、30、60、125、300,和B门。

  光圈:3.5、4、5.6、8、11、16、22共7挡

  拍摄画面:120胶卷 12张6X6cm,或者16张6X4.5cm

 

 

 

 

 

 

#p#

  罕见错版的长城SZ-2旁轴相机!中国制造!

 

  大家都知道邮票和钱币有错版的,可错版的相机您见过吗?

 

  仔细看看最后一张图片,您看出来少了点啥吗?呵呵。 英文单词“CHINA”少了个“I”,变成了“CH NA”!

 

  这台错版的SZ-2是我花费了40元在大柳树那里买来的,时间好象是2004或者05年。

 

  能得到这台错版相机,我必须要感谢本网的btfsj老师。当时我记得看上了btfsj老师正在中华出的一台SZ旁轴,于是打电话联系了btfsj老师。他知道我同样是北京的,就说这机器干嘛从我这里买啊,双龙(大柳树市场的旧名)那里多的是啊。我说我不知道双龙在那里,btfsj老师就问我住在什么地方。当时我住在南三环的洋桥,距离btfsj老师不算太远。于是btfsj老师答应他下次再去双龙的时候,拉上我一起去。

 

  从此我认识了btfsj老师,也知道了双龙市场,从而正如本帖一楼说的那样,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风里来、雨里去,没少去双龙,呵呵。当时觉得那里的国产机器真是便宜,长城旁轴、单反,海鸥双反等等,买了不少,这台错版的机器就是那时候买来的。

 

  不过买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是错版,是在时隔两年之后,一次偶然的整理过程中才发现,那时绝对是大喜啊,哈哈。

 

  长城SZ系列是北京系列的后续机型,好像是我国目前唯一(如果不对请指正)的一款以发条为动力进行过片、上弦的机器。其原型应该是日本理光Ricoh的一款发条过片相机。其发条上紧后,可以连续拍摄8-10张左右的照片,在纯机械时代,这绝对可以说是连拍的利器啦。

 

  长城SZ-2相机使用135胶卷,于1976年开始生产。采用了45/2.8镜头,光圈为2.8、4、5.6、8、11、16、22,快门速度为1/30、60、125、300,和B门。

 

  在庄克明先生那本《中国照相机》一书中,称SZ-2当时市场零售价为90元,厂家的批发价为60元。现在本网买一台成色不错的也就200元多点吧? 可见相机收藏是明显跟不上物件的上涨水平的。

 

 

 

 

 

 

 

 

 

#p#

  1980年冬奥会纪念版Canon F-1相机!新中国参加的首届奥运会!

 

  1980年2月,第13届冬季奥运会在美国美国普莱西德湖举办,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的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本来已在国际奥委会1979年10月的名古屋会议上得以恢复,从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开始,中国运动员就可以正式参加奥运会了。

 

  但是,由于苏联军队在1979年圣诞节前夕出兵入侵阿富汗,践踏国际法准则,给运动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许多国家的奥委会相继表态,拒绝参加。中国奥委会也发表声明,不参加1980莫斯科奥运会。因而第13届冬季奥运会在美国美国普莱西德湖举办,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的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我估计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佳能公司并没有为1980年莫斯科相机奥运会推出任何纪念版相机,而是为同年举办的冬季奥运会推出了纪念版相机。这是我目前看到的唯一一款为冬奥会推出的纪念版相机,其珍贵性是不言而喻的。

 

  佳能公司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经过5年研发,终于在1971年3月推出了F-1这一系列顶级35mm相机,其原始价格为117,000日元 (带FD 55mm f/1.2),100,000日元 (带FD 50mm f/1.4),92,800日元 (带FD 50mm f/1.8),78,000日元 (机身)。

 

  佳能还为FD镜头的新外观线条新开发了FD镜头卡口。新镜头卡口支持全联动自动测光。该相机系列还包括第一次用于此相机的遥控拍摄附件。多种附件均支持无缝和直接兼容。

 

  相机能承受10万次的拍摄、-30℃到60℃的环境温度及90%的湿度。作为一款高耐用性和高可靠性相机,F-1获得许多用户包括专业摄影人士的青睐。相机生产和销售了10年,中途仅一次改版。

 

  F-1的大小为147 x 99 x 43毫米,机身重量为820克。采用四轴、横走式金属幕帘焦平面快门。可选X、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和1/2000秒。内置自拍机(自拍机拨杆也用作缩小光圈拨杆)。支持多次曝光。

 

  可更换式眼平五棱镜。0.77倍放大率,视野率97%。中央带有微棱镜测距仪的菲涅耳磨砂屏(标准A型)。另外有其他8种可更换对焦屏作为选购件。可预升反光镜。

 

 

 

 

 

 

 

#p#

  历史相关系列:法属摩洛哥生产的Pontiac Baby Lynx旁轴相机!

 

  法国的Pontiac公司是在1938年由M. Laroche成立的,当时该公司的第一个产品就是一个偏振镜而已。此后该公司在德国Ebner相机的基础和,生产出了第一款相机Bakelite。

 

  在二次大战期间,为了提供公司和其所产相机的耐用性,Pontiac公司开始利用铸铝作为机身来生产相机,并在铸铝机身上加贴饰皮。当时之所以采用铸铝为原料,是因为二战期间法国其他材料非常匮乏,只有铸铝产量高。

 

  1951年,Pontanic的生产被转移到摩洛哥进行,直至1954年公司消亡。

 

  说完了Pontiac公司的历史,我们咱来看看那个年代的历史。1912年3月30日签订的《非斯条约》把摩洛哥变为法国的被保护国。

 

  1953年法国驱逐了广受尊敬的苏丹※※※※五世 (Sultan Mohammed V ) ,扶植不受欢迎的※※※※·本·阿拉法 (Mohammed Ben Aarafa) 取代他,但后者的统治被认为是非法的,于是激起了对法国保护地位的抗争。1955年法国允许※※※※五世回国。在第二年,最终导致了摩洛哥独立的和谈开始 了。

 

  1956年3月2日,法国同意废除非斯条约,摩洛哥王国重获政治独立。

 

  因此在目前所能看到Pontiac Baby Lynx相机上,产地有法国(France)和法属摩洛哥(French Morocco)两种。

 

  我的这台Pontiac Baby Lynx是一款相对简单的旁轴相机,采用了不可换的拉脖式镜头。镜头为Paris SOM Berthiot 50/2.8,光圈为2.8、4、5.6、8、11、16、22。快门为Prontor II系统,速度为1、1/2、5、10、25、50、100、200,B门和T门。

 

  请注意在这个机器的过片钮上写的是英语法属摩洛哥制造(Made in French Morocco),而在倒片钮上写的是法语摩洛哥Pontanic公司(Pontiac Maroc)。

 

 

 

 

 

 

 

 

 

#p#

  产地系列:来自拉脱维亚里加的Minox美乐时迷你相机

 

  Minox美乐时微型相机的发明家Walter Zapp于1905年生于拉脱维亚里加市的一个德国移民家中。1938年察普完成了原始美乐时照相机(Ur-Minox)的设计。当时的Minox的体积不及一枝雪茄,重量也轻於一个打火机,因此一经销售,便引起了轰动,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小巧迷你相机。

 

  此外,也正是因为其小巧,在拍摄时不易被发现,加上其优异的微距拍摄功能,Minox随后引起了美国、英国和和德国情报部门的注意,因此Minox也被称为间碟相机。至少目前有一份解密的文件表明,早在1942年,美国中央※※※的前身,美国战略服务局,就一次性购买了25台Minox相机。

 

  在风靡全球的007系列电影中,1969年的电影《女王密使》(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中,由George Lazenby扮演的邦德拿着的就是一款Minox相机。

 

  Minox最早于1938-1943年由里加市的维福(VEF)公司生产。这是拉脱维亚的著名的不锈钢外壳里加美乐时。

 

  后来由于二次世界大战,Minox在1944-1947期间停产。1948年,察普回德国韦茨拉尔市(WETZLAR)创建美乐时厂,生产美乐时A微型相机。1996年4月1日起徕卡接管Minox GmbH相机部门,开始涉足微型相机制造域。

 

  2001年8月,美乐时厂的经理购买美乐时百分之51股份,徕卡占其余百分之49。2004年底美乐时厂的经理完成全部收购,美乐时厂脱离徕卡成为完全独立的公司。

 

  在我的这台Minox机身上,实际上有两个地名:拉脱维亚(Latvia)当然是一个,另外一个是目前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Riga)。这个可是我当初玩《大航海时代》游戏的时候,经常光顾的一个港口城市啊。

 

  Minox相关技术参数:80 mm × 27 mm x 16 mm,重量130克。

 

  Minostigmat 15/3.5镜头,快门速度为1/2、5、10、20、50、100、200、500、1000秒,外加T门和B门。

 

  最后一张图是相机、相机套和135胶卷盒的大小对比,称之为微型相机,一点都不过份吧。

 

 

 

 

 

 

 

 

 

 

#p#

  产地系列:白俄罗斯制造的Zenit 12 Pro单反相机!

 

  Zenit 12 Pro单反相机,很少见。我在网上没有查到其具体的生产年代和产量。只是介绍说这款相机有白俄罗斯的BeLOMO(Belorussian Opto-Mechanical Association )设计,由巴西的一家公司于1995年开始制造。

 

  但我这台相机的底部明确写了白俄罗斯制造,Made in Belarus,所以我对是否真的在巴西制造表示怀疑。但是这款机器在欧洲十分罕见,我有一位立陶宛的“机友”,绝对是世界级的前苏联/俄罗斯相机的收藏大家了,他也没有这款Zenit 12 Pro。最后还是我在中国买了一台,邮寄给他的。这样看,又有可能不是在欧洲生产的。

 

  我手里的这台编号为98028475,按照前苏联相机的编号看,那就是1998年生产的。不过前苏联已经于1991解体了,白俄罗斯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相机编号是否还延续了前苏联时代的方式,实在不好确定。

 

  Zenit 12 Pro继续沿用了后期Zenit相机的M42卡口,快门参数可以在图片中看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p#

  纪念版系列:丝米娜Smena-19纪念版

 

  前苏联/俄罗斯作为一个相机生产大国,在世界相机领域觉得是一个不如忽视的国家。在二战后,从德国获得了大量的设备、技术和人才,都为前苏联/俄罗斯相机的起步和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期Zenit相机不少型号的产量,甚至超过了100万台。

 

  当然,考虑到我有限的金钱和精力,特别是家里居住面积的有限,我将前苏联/俄罗斯相机的收藏进一步系分成了两个方向:1、各种纪念版的机器,例如政权建立50周年,党代会纪念等等;2、前苏联/俄罗斯相机出口到其他国家,贴牌或者以新型号命名的相机,例如出口到德国的Revue、出口到美国的Kalimar等等。

 

  这些我都会在以后一台一台的慢慢介绍。今天先介绍一款Semna-19纪念版相机。

 

  Smena-19这款机器是前苏联1985-1989年的产品。 可能是因为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到89年就停止了生产,所以总产量只有10,033台!

 

  机器相对简单,但是左下角有个列宁格勒的市标(The Leningrad Coat of Arms),比较少见,可惜列宁格勒现在已经更名为圣彼得堡了,当然原来就是圣彼得堡,呵呵。

 

  可以想象一下,产量只有10000台左右的东西,分布到全世界,能够获得的几率有多大,呵呵。所以能搞到这样一台少见,而且非常新净的相机,的确是让我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

 

  Smena-19采用了Lomo T-43-1 40/4镜头,光圈为4、5.6、8、11、16,快门速度为1/15、30、60、125、250秒,和B门。

 

  我的这台Smena-19 相机是在2009年8月份购买的,当时的价格是290元。

 

 

 

 

 

 

 

 

 

#p#

  产地系列:新加坡制造的Rolleiflex SL35ME单反相机!

 

  说道德国的Rollei禄来,玩相机和摄影的人没有不知道的,那绝对是高大上了。但我今天说的却是一款Rollei生产的、使用135胶卷的单反照相机,没有从云端跌到地面的感觉吧?

 

  Rolleiflex SL35实际上是一个系列的相机,包括SL35、SL350、SL35M、SL35ME和SL35E等多个型号。其中SL35是Rollei所生产的第一款使用135胶卷的照相机,于1970年投产,而整个SL35系列,则一直从1970年生产到了上个世纪的90年代。

 

  1976年,一个新的改型SL35M投入生产,这个型号是在Icarex的设计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但技术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与此同时,一款SL35M的改款,也就是我今天要介绍的SL35ME,问世了。SL35ME于SL35M机身完全相同,但采用了电子快门和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快门自动。同事在取景器中可以看到包括光圈、快门值在内的多个指标。

 

  两年之后,1978年,SL35E问世,这款相机实现了SL35ME的全部功能,但向轻量化方向又前进了一部。

 

  SL35系列相机,最初开始在德国制造,后来开始在新加坡制造。其中原因,我估计是为了降低人工和生产成本吧。

 

  SL35ME是一款在我看来中规中矩的机器。没有特别精彩之处。但我个人非常喜欢那个用来收缩光圈的红色按钮,颇有点画龙点睛之妙笔。

 

  还有一点,就是这个机器的电源开关。就在机器的过片扳手边上,每次过完片后,使用者会很自然地将扳手放回正常状态,从而关闭了电源开关(最后两张图)。这一点无疑体现出了德国人的设计精妙。

 

 

 

 

 

 

 

 

 

 

 

#p#

  日系相机:失之交臂,六年后终于搞到尼康Nikkormat FS!

 

  Nikkormat系列从最早的FS、到后来的FT、FT2、FTN、FT3以及后来采用了电子快门的EL、ELW,目前我手里都是齐全的了,唯一这台FS是最难搞的一个型号。

 

  看到这台Nikkormat FS单反,各位可能都会觉得成色怎么有点差啊?呵呵,的确是。但就是这样一台成色并不很好的机器,我足足找了将近六年!

 

  说起Nikkormat FS,还真有个不知道能不能称之为故事的故事:若干年前,我在北京五棵松参加一次二手相机交易会,当时看到了一台FS,卖家开价200元。我还价180,卖家没同意。其实吧,200和180区别并不大,只是觉得不还价就买了,心里总是有点觉得亏,呵呵。于是乎,决定再转一圈,不行回来就200买了。结果回来一看,这台机器已经不在了。当时心里的那个后悔,真是有点肠子都青了的感觉!这是在最近6年来,我唯一看到的一台Nikkormat FS。

 

  终于在2013年3月第一天的凌晨,在中华相机网看到杨老大在出Nikkormat FS,毫不犹豫的出手拿下。记得当时的价格是600元,带个成色一般的Auto 28/3.5镜头。后来镜头我270元出给了好像是一位深圳的朋友。

 

  Nikkormat FS,和FT一样,都是在1965年开始生产的,不过FS是最简单的一款Nikkorma相机,没有内置测光,也没有反光镜锁定功能。按照那本号称“相机收藏圣经”McKeown's Price Guide to Antique and Classic Cameras一书的说法,FS的“S”就是英文Standard “标准版”。

 

  恰恰是因为没有内置测光,所以FS的销售情况并不好,尽管从1965年一直生产到1971年,但产量很小,因此反而倒成了Nikkormat系列相机中最有收藏价值的一款机器!二手市场中也很难看到其身影,这也就是为何当初我十分后悔,和直到今年才找到一台的原因,不过终于还是找到了,嘿嘿。

 

  FS采用了全机械纵走式金属快门,速度为1-1/1000,B门。

 

  说完了我和Nikkormat FS的故事,再简单介绍一下Nikkormat系列相机(下面这些文字来自无忌帖子《 尼康玛特相机,也兼谈我用过的各个品牌的相机》中,hongjun的发帖,在此表示感谢!)。

 

  尼康出产的相机,从F开始,主要针对专业用户。但是价格确实昂贵,并非普通人能消费。在60年代-70年代末,几乎没有一款像样的(或者说有一点点能威胁到尼康的)专业产品。然而,PENTAX的螺口相机,sp系列;美能达的SRT系列相 机则在消费类市场有着非常庞大的用户群。其它的一些二,三流企业,例如CHINON,RICOH等都有所作为,唯独尼康高高在上,保持其所谓的专业风范。 这不得不说是尼康的一个心病。

 

  为了应对这些威胁,尼康发布了它的NIKOMAT系列产品,从1965年第一款nikomat FT开始,一直到一九七七年最后一个NIKOMATEL2 结束,延续了12年。这12年中,NIKOMAT系列(在日本国外叫做NIKKORMAT品牌)完全秉承了NIKON F2机械相机的制造工艺和严谨态度,创造出了一个个令现代用户叹为观止的机械制造高峰。

 

  NIKOMAT在国外之所以叫做NIKKORMAT,主要是NIKOMAT的发音和当时蔡斯公司的IKONMAT很相似,有侵权的嫌疑,所以在国外品牌称 为NIKKORMAT,意思是尼康镜头的伴侣。这么作,无非两个意思,第一说明尼康在尝试一个新的品牌路线,不用NIKON的牌子,不列入F系列,是对其 专业相机和品牌的谨慎的保护;第二,nikkor镜头的大名,在这个机身上体现出来用户能够通过购买该机身,进入到NIKKOR镜头的领域,也表现出尼康公司对其镜头的自豪和自信。

 

  NIKOMAT FT系列相机的做工非常精良,不论外观还是拆开来看,其零部件虽然经过30多年的洗礼,仍然清晰稳定,很少有生锈的情况发生。最重要的是,其部件基本上采 用精密车床加工生产,几乎没有压铸出来的(除了外壳机身之外),其加工精度和装配的工差等都可以达到准军工的水平。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哪怕是机身上的倒片钮,曝光时间钮等部件,都被车床加工的非常精密。

 

 

 

 

 

 

 

#p#

  纪念版系列:宝丽来50周年纪念版Polaroid Sun 600SE相机!

 

  Polaroid宝丽来公司由美国物理学家艾尔文·兰德于1937年成立,1944年研发出即时摄影技术。1948年11月26日在市场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即时成像相机Polaroid 95,当时的售价是每台89.75美元。1972年,宝丽来推出SX-70袖珍型即时成像相机,随即风靡世界,仅到70年代中期时就已经售出了600万台。

 

  2001年,宝丽来宣告破产。

 

  我今天要介绍的是一款宝丽来50周年纪念版的Polaroid Sun 600SE相机,也就是1937-1987年。按照附带的说明书的介绍可,这款相机600SE内置了电子闪光灯,采用了106毫米的镜头,光圈为14.6-45;快门速度为1/3-1/2000秒。

 

  实话实说,我个人从来没用过宝丽来进行过拍摄,仅仅是因为纪念版而购买了这台相机。难得的是,我这个的说明书、包装盒等附件都是齐全的,而且都是50周年纪念版配套的。

 

  下面是网络和关于一次成像相机原理的,复制过来,供各位做个参考吧。

 

  与一般照相机相比,一次成像照相机的镜头和快门没什么两样。其特殊的工作原理,一次性成像相机装胶片的机身也与众不同,为了转印和压破药包,机身上有一对不锈钢的滚轴,正负片基就从这对滚轴中碾压下通过。

 

  一次成像的感光材料是由两种片基组成。第一层的片基是负片,它的表面涂有含银量高、涂层薄的卤化银感光剂;第二层的片基是正片,表面涂有一层由活性炭、硫化物、胶料等组成的层。两层片基中间隔着-只盛有药浆的塑料袋。药浆由显影定影剂、卤化银溶剂、胶料等配制而成。负片受到感光后,两基同时从一对滚轴中压过,塑料袋被挤破,药浆均匀地涂布负片和正片的叠合面上。正、负片之间会发生一系列迅速的化学反应。在负片的乳剂层中,感光部分的卤化银还原生成金属银,在负片上;未感光部分的卤化银则被药浆溶解,扩散到正片的接受层上,与接受层中的硫化银等催化剂接触,还原成金属银,在二层片基上,形成人们所需要的正像。这样,一张照片就形成了。

 

  市面上目前免冲洗相机的成像胶片都是盒装的,每盒8张,拍摄时,片盒装在机身后部。拍摄后,先拉出引纸,使正、负片面叠合,再把片子从一对滚轴间隙中拉出。过几秒钟,将正片从负片上揭下,再涂上一层上光浆,就能得到一张光亮平滑的照片。

 

 

 

 

 

 

 

 

  查看更多:相机收藏经眼录,我的私人相机收藏记录(二)

 

  原帖链接:相机收藏经眼录,我的私人相机收藏记录!

 

收藏(130)
胶片相机(118)
记录(1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