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Leica、Zeiss双修,述说与镜头的结缘故事

Leica、Zeiss双修,述说与镜头的结缘故事

色影无忌
路灯和日出
黑眼圈
2013-12-05

  引子

 

  起了一个很响亮的标题之后,发现其实我只是个工薪阶层,干着和摄影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工作,而且自认为是个理性的消费者,只不过不知不觉的烧起器材来。刚刚玩儿摄影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应该当一个武功高手,飞花摘叶节能伤人;什么器材都不妨碍拍出好片。可慢慢的,发现没有时间山南海北的到处跑了,到是每年会省些闲钱出来倒腾器材。于是我安慰自己说,虽然武功高手可以把飞花摘叶当作兵器,可哪有英雄不爱宝刀?于是就不可救药的买了一只又一只镜头,而且还发现自己居然烧成了leica和zeiss的双修,多的时候也有了20多个镜头。虽然和那些高烧的没办法比,但我可能是时候做个总结说说和每只镜头结缘的故事,如果能对选器材的朋友有所帮助自然更好,我以后就好好拍片,不再折腾器材了。

 

  关于机身

 

  发在镜头板块,我却想先说说机身,现在任何一款全幅器材都不用怀疑其素质,即使大部分截副的机身素质也能满足日常所有拍摄。

 

  前一段时间用nex5r拍孩子,家里的领导对着显示器说这效果也太好了,当时我是用27寸的屏幕全屏显示的,我在任何情况下不会放比这个更大的照片,绝对够用了。但是心里总觉得不是全幅,把镜头很大一部分的成像圈浪费了,似乎心有不甘,所以等A7出来就果断入手了。虽然也知道A7R更好,但是会有更多别的问题,所以就按照以前的习惯选了次好的。

 

  我有个看法,电子器材我一般都会买次好的,因为买顶级的器材需要多花很多银子,但是过几年又很轻松被新产品超过。其实只要是全幅,我很希望不要什么镁合金的机身,价格便宜一点,反正用几年总是要换的,当年的350d我用了快5年仍然好好的。

 

  可能我还年轻,数码产品用了3年我觉得就该换换了,用了5年我就觉得不该不换了,所以奉劝一些苦恼选机身的朋友,不必如此纠结。

 

  关于镜头

 

  其实虽然是个做技术出身的人,但是对于镜头也没什么研究,在网上爬文多了发现没有一个完美的镜头,只是看大家说好的,和自己的使用有比较重和就买来试试。我是个理性消费者,每一个镜头都是会论证蛮久才下手,而且都会尽量用好再考虑出手调整器材,否则绝对对不起和它相处的日子。我也从来不会拍报纸砖墙一类的照片,感觉拍自己情绪里的东西才是正道,大可不必过多纠结技术指标,既然没有完美的镜头,那只能怪自己没有用好,不能怪镜头不好嘛,但是要拍出情绪来就难了。

 

  先拉个手里有的单子:

  zeiss

  ZE D21 2.8

  CONTAX D25 2.8

  CONTAX D28 2

  CONTAX P50 1.4

  CONTAX SP60 2.8

  LEICA

  R28 2.8

  R50 2

  R80 1.4

  R90 2

  R100 2.8

  R180 3.4 APO

  R80-200 4

  M50 2 RIGID

  M35 1.4 PREA

  M50 1

  CANON

  EF 35 1.4

  EF 135 2

  EF 24-105 4

 

  还有几只长期使用过的,也会简单说说:

  EF 17-40

  EF 100-400

  EF 28-135

  EF 70-200 4 IS

  CONTAX 28 2.8

  NEX 16-50

 

  以后每天慢慢写一点,欢迎有同好的上片支持。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原帖链接:自己也是leica和zeiss双修了,说说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p#

  我先从菜头说起。

 

  玩儿了几个东德的老菜头后,发现大部分50以下的头都在5D上打板。而一开始手动能力还比较弱,50一下的头由于景深都比较大,对焦要求不是太高,所以主要用50以下的头多。时间不是太长就都陆续出了。现在印象比较深的是那个pancolor 50 1.8,1k左右的价格,不但色彩浓郁而且最近对焦距离很近,可以当个小微距来用,很有特点。

 

  其实后来我才发现5d的反光板太松,有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不打了,估计5d II可能有很多就不打了,但当时不知道,感觉很不方便,所以就在网上看些头能不打板,似乎康菜的大部分都打板,特别是50以下的头很多都评价不错。最关键的是价格还都相对容易接受。于是我首先锁定了D28 2.8, D35 2.8,和 P50 1.4。上图里的小女孩就是用D28 2.8拍的,当时主要是受了167的影响,对着几只头的素质深信不疑。

 

  再来一张D28 2.8。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因为我还是个吊丝,这三个头当时并不是同时拥有。当我确定从这三支里面选的时候,就上网找价格和成色相对合适的,第一支是D35 2.8。当时1700还价格转接环。比另外两个都便宜,所以就先下手这支了,可是怎么用就是没有感觉。如果让我用个字来评价一下的话,那就是“平”,平的没有个性。色彩嘛不弄不淡,分辨率嘛不高不低,可能是我水平的问题,至今用35拍还是没有感觉。

 

  于是我觉得应该用个更广一点的头来拍,至少透视带来的冲击力更强些,D25当时已经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所以优先考虑D28 2.8,恰好在五棵松看到一只8836号段的D28,成色也超新,我加了900元,用D35 换回了D28。

 

  说来惭愧,D35一张拿得出手的片子都没有,就把它当作一个过客吧,D28还是用了一段时间,去柬埔寨的时候是我的主力头。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其实给我感觉D28 2.8和D35 2.8非常像,也是一个平,没有过多的惊喜,但也绝对值回票价,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个视角多少给我带来些感觉,出了他主要是因为入了P50,给我感觉米上的压力有点大,否则我会再多留他一段时间。最后在来一张D28 2.8。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p#

  P50 1.4可以说是给我最大惊喜的一个头,那个“帝王的逸品”称号当之无愧。当初由于看到网络上对这个头还是有些争议的,特别是光圈全开比较软,但是光圈收到4或者5.6可以傲立群雄。我的这支是1517编号的最后期品,价格我当时的感受是已经达到了我的承受上线,下决定出手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和自家的P50 1.7比有更多的变化,我当时十分有自信把这种变化耍出来,其实到了现在我仍然感觉没有用好这种变化;另一个原因是这是第一次得到一只1.4大光圈的镜头,心理的大光圈情节得到了一个小满足。这个头我认为是物超所值,后来虽然买了一些比这支贵很多的头,也许是我永远会留下的。

 

  稍微收小光圈后,画面很有质感。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当时这些蝴蝶简直就是在做布朗运动,我为了挑战自己用1.4的光圈抓拍了一下。自然是没有合焦,但脱焦的梦幻感也很舒服。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散景很迷人,合焦的部分很立体,仿佛雕像在和我说话。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p#

  其实我感觉自己是个快乐的行动派而已,当初1700买第一支康菜的时候纠结了很久是不是体验一下就退给卖家,感觉也好激动。花2500买P50的时候,感觉自己不会花更多的钱去买别的镜头了,那真的是当时我能接受的上限了。第一次买了个小防潮箱,能放6-7只镜头,我觉得自己永远也不可能装满,我不会同时拥有超过5只镜头的。

 

  可是后来发现从里面带来的乐趣越来越多,花钱如果能得到更多的体验那就是值得的。如果我还能像以前那样到处去跑,我肯定不会买这么多镜头,宁肯坐在下面那个车斗里,因为跑出去的体验一定比买镜头更多。每个人肯花钱购买的体验类别也许不同,但总比拿着钱而放弃更多体验来的更有意义些。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其实p50 最让我称奇的是色彩,那段时间热情比较高,每次拍回来的照片都会在构图和色彩上作不同尝试,这支p50在光线合适的情况下会有多种演绎。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我至今仍然没想通,同一个地方为什么只有这个角度拍出来的比较有电影的画面感,相同的时间错开一点之后我怎么调也调不出这种感觉。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记得ZE 50 1.4上市时,我特别带着我的D35去比较了一下,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ZE 50 能捕捉到一束肉眼不易察觉的光线。我当时的判断是ZE的菜头有了更多进步,但不知道是不是标头的特点,我这支p50也有很强的捕捉能力。下面这张图由于原图光线不明显,我后期了一下,呵呵!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p#

  我带了p50 去欧美的时候越发感觉这个头更属于那里,整个画面传递的情绪都变了。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即使在一个普通的餐厅里,这只头读出的东西却不同。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如果光线合适的话p50可以完全不用后期就能传递一种浓浓的情绪出来。

 

  我自己当初拍这张照片十分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也可爱的女儿,没想到去年真的实现了。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最后再上一张p50的接片作个总结,这是一只拿在手上时间比较长的一只头,跟我走过南闯过北,美利坚喝过水,我和她也许今生有缘,至今缘分未尽。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p#

  聊完了p50,非常想说说sp60 2.8, 当初在网上得到的信息是:工业级镜头,2米以内的魔鬼,超越leica的60微,4k左右的价格。这几个关键词已经让她无可替代了。然而让我比较犹豫的是自己一直对微距不怎么感冒,每次看到网上那些昆虫的复眼都有一种汗毛发硬的感觉,和50的焦段比较接近,如果不拍微聚,那就变成了一只2。8的标头。再有就是d35和d28 两只2.8的镜头给我印象里非常平,对这个planar的2.8心理没底,也许又是一只指标很好的“平”头。

 

  最终让我下决心出手的原因是两个,一个是和50的焦段比较接近,我还是有信心能用好她,况且总要有个微距拓展一下拍摄题材;另一个是那个卖sp60的人居然就在我公司的马路对面上班,我暗自感到是和这个头的有种缘分。

 

  当天拿到手里感到比前面过手的三只康蔡都要大不少,而且第一次拿着这只58开头的aeg的康蔡心理还是有点小冲动的,心理暗示自己和mp60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尽管我也不知道mp60是怎么回事儿。当天我试镜的时候就明显感到和前面三只大不一样,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头,浓厚的风格让我非常不舍得用后期去破坏她的原汁原味。

 

  先看看阳光下的表现,原片仅缩小哦。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p#

  即使是阴天,也让我感到能浓厚的滴出颜色来。

 

  另外散景也很有特点,是老镜常见的碎点似的焦外。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到了室内,你会发现她还是一如既往的浓。

 

  和p50多变相比,sp60更象是有种“我就这样浓”的个性,我现在越来越懒,就买了个imac, 配上这个镜头完全可以省去后期的繁琐。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当然,sp60作为微距,细腻的成像自然也是她的特点,只是我用的不大好,再就是用微距拍小宝宝太难了。我感觉她象蝴蝶一样在作着布朗运动,能拍到这样基本合焦的大头照我已经很知足了。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p#

  说了半天zeiss,要说说Leica,由于到了这个阶段镜头的数量也多起来,也要涉及到配镜的思路一些。

 

  当时看菜丝头的时候,总有R头的信息会跳入眼帘,其实在买zeiss的时候我已经很感兴趣leica,只是感觉和zeiss比起来性价比低了很多。作为吊丝只能看看那些光圈比较小的leica头,我选中的第一个对象就是180 3.4APO,满分的镜头,独特的焦段,武侠般的名头,当时不到5k的价格,配合上我的D28和P50, 构成我的定焦轻便组合。

 

  其实我在买长生剑之前用过MP100,作为长焦端,配镜思路也更合理些,又都是YC口,接环还可以通用。MP100又是给我感觉非常均衡的一个镜头,当时买MP100要5k出头,我下手的时候认为是我要长留的一只头,结果用了半天没有太多的感觉,更主要的是心理总感觉leica在向我招手,不到一年的时间也就出了。

 

  zeiss已经有两个短头,leica自然要往长头看,百微价格比zeiss要翻番了,我对微距有没有什么偏好。r180比大头九价格相仿甚至还便宜,虽然光圈小但有APO,况且我以前用变焦头,光圈都没有比F4更大的。焦段更长了点,但是透视关系变了很多,全当一种新尝试,更说服我的是轻便,我打算用好了以后把佳能的ISXXB卖掉,这样可是能省下不少钱的经久耐用之选。

 

  果然是个与众不同的长生剑。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我觉得长生剑有设计问题,就是对焦环设计的太靠近机身,很不利于稳定,又是长焦,对焦本来就难,轻便本来是方便手持的,手持点太靠近机身又容易抖动,我用起来很崩溃。前面几次的使用失败率相当高。

 

  不过情绪到还是饱满的,所以我没有很快处理掉,又耐心的多用了用。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p#

  提到IS XXB就插两句变焦头。

 

  我一直是个实用主义者,我认为变焦就是为了方便,又大又重的变焦就失去其方便性了,如果要大光圈,直接选定焦,一个小痰盂又轻又小有虚化,镜头都是有缺点的,一个镜头的功能越多,每种功能就都有缺点,但是使用的时候一次拍摄可能只用其中的一种特点。当初选大白也是因为没有更轻便的选择了,而且进了两次大白,都时间不长,由于受不了重量就出了。我对比了小白和爱死小小白,果断的选了它。

 

  形成17-40,24-105,ISXXB的变焦组合,当时又有了P50和D28,整体都是轻便实用的镜头。要大光圈也有了,出门可以有几种选择:

  1,17-40+P50+ISXXB

  2,D28+P50+ISXXB

  3,24-105+ISXXB

 

  另外可以把三个方案中的ISXXB都去掉,使旅途更为轻便。我去柬埔寨就用了方案2,感觉换镜头还是太多了,所以形成我的另一个习惯,出门不会带三只以上的镜头,如果不是以拍照为目的的旅行,不会带超过两只的镜头。最近几次去欧洲公务,都是只带了1只,但是总是在当地和新的镜头结缘,那是后话了,呵呵!

 

  5只镜头是我当时心理镜头数量的上限。所以进长生剑的时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真正说服自己的理由其实是要代替ISXXB而省钱,现在看来这是个完全不能成立的理由,当时我心里颇为得意。

 

  出掉ISXXB绝对是因为现在出门的机会太少了,这也是一个性情多变让人难舍的美人。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特别是拍人像,就会给你完全不同的感受。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巴肯山上的众生相给ISXXB提供了太好的素材,也可以有华丽的一面哦。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p#

  70-200真是经典的变焦焦段,加上出色的防抖,合适的重量,白色的镜身,完美多变的成像,不能再写了,写的我都想把这个美人找回来。

 

  你们看这幅照片一下把那个华丽的镜头变得沉静下来。完全不像SP60,不管外界怎么变,依然故我。

 

  我没有什么理论依据,但自己的感受是由于外界在变化,镜头能把变化捕捉到,那就会展现成多变的性格,是我要的好镜头。另一种我喜欢的好镜头是他自己的性格很强,你需要摸准他的脾气,根据他的性格拍摄,但是需要拍摄者对他有理解和应用。如果能像P50那样在不同光圈上既有自己的变化还有独特的脾气秉性,那么就是极品了。其实和女孩一样,一种是八面玲珑一些,她们会主动招你喜欢;一种是冷艳却自我,她的气质特点就会把你深深吸引;如果有个女孩儿,性格好会来事儿,长得漂亮,气质特点也吸引你,和你若即若离,估计你会感叹:我的梦中情人~~~唉,作一个花心的人真是幸福啊!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说到女孩就上一张17-40早期的作品,现在看看这后期挺幼稚的呵呵,至少画面的情绪还可以!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我的长生剑现在换了个方子版的,打算好好摸摸她的性子。

 

说说我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未完待续……

 

  原帖链接:自己也是leica和zeiss双修了,说说和每只镜头的结缘故事

 

徕卡(1119)
玩转(61)
蔡司(491)
镜头(44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