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黑色邪恶一号 随走随拍

黑色邪恶一号 随走随拍

色影无忌
F6010
梁爽
2013-03-01

   本人有D700和一大堆尼康口镜头,前年入了个GF3,发现微单确实是个随身携带的好工具,出场率明显高过D700了。不过最近对GF3的成像有些不满意,考虑再三,在NEX6和X-E1之间选择了后者。

 

  X-E1的外观我觉得挺不错的,比较精致吧,也可能是我的要求比较低,呵呵。低调是我选择黑色的主要原因,而且我觉得黑色更显得有质感,我怎么不太喜欢富士那个银色的感觉呢?还包括我见过的最低调的背带(只有单侧有个FUJIFILM的标志)。因为我是从胶片开始玩相机的,因此对富士的外形包括镜头设计基本是没有免疫力的


F2A与X-E1

器材点评

我很喜欢这张光影,而且还因为我是个车迷,哈哈

 

先说说操控:

 

  各种按钮比GF3要好一些,不过按下的行程还是有些小、手感还是不如单反。因为东北冬天很冷,如果带着皮手套按的话,还是D700那种行程大的按钮操控性能更好、不容易误触,按下去也更有感觉。快门按钮找到老古董的感觉了,最开始是一段及其松旷的行程,然后半按快门、全按快门,其实后两段就很数码化咯(我最喜欢F60、D700那种快门感觉,两段都是弹簧的感觉,怀旧派,哈哈)。最高兴的就是俺的尼康老机械快门线AR-3终于又有用武之地了,很赞啊!

 

 

论坛原帖地址 

 

  机器的高度正合适,几个手指都有地方放,持握的感觉虽然比不上奶昔榴,不过也比GF3强一些。使用原厂18-55基本不需要手柄,可要是转接最好要加上手柄,包括金广、100ZF,甚至是135DC转接以后都有不错的持握感。而且我没有买原厂的,倒不是价格原因,主要是原厂手柄无法打开电池盖,副厂的倒是可以、而且是全铝的,手感真不错。
 

  关于这个手柄所谓的底部有雅佳规格夹口,我个人使用的经验:由于本身底座圈的厚度就不大,所以这个夹口的深度非常浅,进而夹紧高度也是非常的高。手头三个云台,FB-36根本就无法拧紧,因为云台夹口高度不够用;DB-44在家没有试用;BH-055PCL是能拧紧,不过由于拧紧位移太小,稍微松一下旋钮,相机就会完全脱离。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摔机,所以我以后不会使用手柄上的夹口,还是会增加一个通用板,会安全很多。

 

  当然转接25ZF是最合适的了,右手单手持握都没问题,相当舒服,要手感有手感,要像质有像质,要视角有视角,室外光圈8的时候用超焦距基本1.5米以外完全清晰,根本不需要对焦。由于体积偏大,所以手绳基本用不了,我改回原厂背带了。X-E1带变焦头放到我的羽绒服兜里非常勉强,基本拉不上拉锁,而GF3+14-42则可以方便的揣在兜里,便携与操控不可兼得啊。

 

  对焦点选择,习惯了还可以吧,这机器不适合用手绳,建议用原厂背带挂脖子上,这样可以很方便的双手操作机背的按钮。所谓的T门,和原来的概念并不相同(老T门是指按下一次打开快门,再按一次关闭快门),其实是富士为了简化转盘,把不常用的1/2”-30"集成到一个档位,然后用机背后的选择器切换。富士真不应该用T这个字母,因为像我这样在F60上体验过T门的人,会容易误会的,白激动了,哎。

 

 

  电源开关太容易误碰了,甚至拧机械快门线都会打开电源,真心希望能紧致一些,呵呵。曝光补偿拨盘还可以吧,相对机身已经凹陷进去一些,并不十分容易误碰,这几天摆弄少有误碰的情况。菜单与尼康的非常接近,我相当习惯,基本不需要看说明书就能用的很顺。不过LCD/EVF的亮度调整,居然是一个按钮,切换到LCD则调整LCD亮度,切换到EVF则调整EVF亮度。LCD我用自定义模式,尽量把最多的信息显示出来,EVF在强光下效果已经不错了,可以忍受。FN按钮我设为选择自定义设置,因为各种胶卷效果,是我最感兴趣的。

 

  开机迟滞还有一些,不如GF3和D700那么利索,不过也可以忍受了。1855与尼康的操作方向完全一致:对焦环(默认旋转方向)、变焦环、光圈环。这三个环,手感最舒服的是变焦环,在快到18和55的两个位置明显有阻尼变化(阻尼由正常突然变大、然后变小,就到了18和55的位置,这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起到变焦锁的作用),镜头不会因重力改变焦距。变焦阻尼稍微有些紧,不过我在外面冻了以后,阻尼居然变小了,后来回到室内后又恢复了,呵呵。

 

  18-55对焦环和变焦环的纹路完全一样,不容易分辨,当然富士可能认为对焦环基本没人用吧,要不光圈环咋和对焦环不一样呢?变焦环、对焦环的纹路太细,很容易藏污纳垢,还不容易清洁。我倒是觉得18-55的光圈环挺不错的,操控感觉不错了,因为我喜欢用A模式,所以光圈环的利用率非常高,这样18-55与转接头的操控相近,很不错。
 

  成像:和D700比真没有太大区别,由于像素高了一些,细节更好。成像问题,鉴于口水含量高,我就不多说了,图也不上了,反正我是非常满意,可以作为主力机使用。而且RAW文件基本都是24.5M,这比D700平均14-15M相比也大太多了。看来高像素真心要谨慎,电脑硬盘鸭梨山大啊,呵呵
高感,自动1600-3200就可以放心用,降噪的同时细节保留比较好。其中富士液晶屏上的ISO显示是非常人性化的,不按快门按钮显示auto 1600,半按快门显示实际ISO(比如640)。


测光,我基本使用多重测光,由于点测不与对焦点联动,所以用起来实在不方便,关键是点测光点在LCD中也不显示,建议采用中间对焦点,此时对焦点就是点测点。

 

 

说说色彩:各种模拟胶卷,是富士相机最大的特点

 

  富士的机内解RAW其实非常不错,除了调整只有5级虽然不够细致,但是感觉也足够用了。就是曝光补偿范围是+3到-1,所以我把曝光补偿基本固定在-1/3,和D700一样有过曝趋势。富士的机内调整,最好的我认为就是高光色调和阴影色调分别调整,就像我在LR里面最常用的就是高光调整,可以分别调整高光和阴影的色调以及细节。就细节来说,+2最差,-2最好;就色调来说+2更极端,-2最偏向中间色调。比如拍夜景想让阴影纯净,那么就把阴影色调调整到+2;如果想让高光纯净,那么就将高光色调调整到+2.

 

  如果高光、阴影色调调低至-1甚至是-2,就会减小光比,增加高光和阴影的细节,当然也会改变色彩趋势,不论何种胶卷模式。我现在比较倾向于这样使用。我现在处于摸索阶段,先拍一张RAW,然后在机内各种调整。如果有时间,真的挺有趣的,希望LR4.4能接过接力棒。毕竟富士的机内调整产生的新jpg都是用新的编号,和原有的FAW文件看不出关联,图多了真的太难分辨。而且注意LCD显示的色彩要比显示器趋更加饱和一些。我现在发现X-E1的最好用法,就是先琢磨好要拍啥,然后等到合适的光线和角度拍上几张RAF(富士的RAW文件后缀),然后回来在机内慢慢转JPG,既不复杂,功能还够强大。

 

转载wtl103经验:


要表现高宽容度,建议改用PRO Neg.std,阴影还可以再-1,ISO调到A400或200,色彩+1。建议平时用Astia,阴影-1,比Provia色彩丰富,人,物,景通拍。富士这块屏看着艳丽,电脑上看或出片时,对比度没那么高。

 

上一张各种彩色胶卷模式的对比图,我觉得PROVIA的色彩更真实,更耐看。

 

 

 

重点说说对焦:


18-55的对焦在比较亮的时候还算不错,不过要注意对焦点位置反差够大才行,尤其暗部对焦会变慢,对反差程度也特别敏感。反差对焦,基本只能用单次对焦AF-S,连续对焦AF-C基本就是摆设,没有也罢。

 

  富士的自动对焦,在对好焦以后,取景器下边是有实际距离显示的,这点非常不错,要赞一个!如果转接镜头也支持显示对焦实际距离,那么就无敌了啊,我认为技术上应该没啥问题吧。

 

  关于峰值,我想说几句:索尼是因为加了峰值对焦,才更加适合转接。实际上使用富士,对焦时也有比较明显的衍射情况(本来单色的线条产生彩色干扰条纹,我F2A去掉测光顶、俯视对焦时在对焦屏上也是能见到的,因为这根本不是啥新鲜玩意,光学固有的问题,呵呵),这时只要软件上加上颜色即可。不过我现在已经对衍射比较敏感了,用EVF看的时候,尤其一些类似比较密的平行线条(比如电脑显示器)、还有反差比较大位置,都能显示彩色干扰条纹、可以达到峰值对焦的效果。在室外比较非常亮的时候,在EVF里看到的是类似于水波纹的线条,也非常明显。所以我现在用富士转接手动镜头,感觉也比较舒服,不用非要纠结啥峰值对焦。对比我已有的GF3,GF3转接时极少能看见衍射现象,强度也没有X-E1大,估计是因为他的LCD分辨率低的缘故吧,而且LCD在太阳下真的很难看清。

 

  说到X100s微单内嵌的相位对焦,相对于单反独立的副反光镜、独立的对焦模块,是有其先天缺陷的,也就是每个相位对焦点的入射光过暗,因此暗部对焦时相位对焦根本无法工作、必须切换到反差对焦(至少尼康的1系是这样)。而现在单反的相位对焦已经做到-2EV变态级别咯。所以说微单对焦要在技术上赶上单反,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我用X-E1手动对焦的经验:


1、尽量用最大光圈对焦,因为取景器反应真实景深,所以光圈小的时候,清晰的范围比较大,不容易确定焦点。对好焦以后再缩小光圈。
2、至于抓拍,推荐使用手动陷阱对焦:预先对准要拍的位置、放大对焦对好焦,然后等着主体到预先位置然后按下快门。其实手动对焦时代的体育摄影,陷阱对焦这种方法是非常高效准确的。


手动放大对焦的位置就在对焦点的位置,这个非常贴心,也就是说可以事先选择放大对焦的位置。还有,对焦模式必须在M上,放大对焦才好用,不论你用啥镜头都是如此。

 

  下图是按下波轮放大对焦的显示,干扰现象非常严重。不过记得一定要把对焦模式改为M,才可以放大对焦点,在此感谢“像由芯生”的提醒,呵呵

 

  EVF的多重曝光有个好处,就是第二次曝光时显示第一次曝光的影像,因此第二次按下快门之前已经可以看到第一次曝光的影像,这样非常方便。可惜只能进行两次曝光,不像D700那样至少可以曝光9次,有点遗憾。

 

  由于脚架接口过于偏右(在镜头光轴右边),所以市面上主流阿卡通用型L板是没法用的,不够长。不过加上手柄之后,就把连接点向左偏移,也就可以使用我那俩通用的L板咯。这么看来手柄还是非常重要滴,哈哈

 

 

 

  闪光灯使用尼康的完全没问题,我用SB-800和SB-28都试用过,A档、M档、频闪都好用,而且锁紧钮的位置完全一样,闪光灯锁紧之后相当的靠谱。
由于热靴与快门转盘距离过近,安上闪光灯后有点挡快门转盘,不过好在影响不大,可以在LCD上看快门速度。因为我用闪光灯的时候习惯用M档曝光,所以此时快门转盘的使用频率很高。富士的快门转盘可是真正的物理转盘,不会因为开闪光而自动将高速快门调整到1/180以下,因此会拍出一半亮一半暗的片子,非常有趣,明显看出是纵走幕帘快门,哈哈。

 

  不过因为触点位置与尼康不同、倒是和佳能类似(还少一个),造成我热靴右上角已经被尼康的触角给挂掉一小点黑漆了,不过无所谓了,已经掉了就掉了吧,一个白点不影响啥,哈哈。大家能看到热靴里面那个小白点么

  背带采用D700一样的三角扣,非常满意,因为总转接比较重的镜头,机身基本都是向下垂的,因此比低端机那种条形扣好多了,背带不会因为只有一端受力并容易变形。小皮件对机身的保护很不错,不过塑料扣件的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都不如老美能达X-300那种国产的,太山寨了。

 

 

 

  转接环的选择:我本来想买好的,可惜XF转接环的生产厂家很少,CIRING、艺能都不生产尼康转XF的接环,除了K牌,就是昂贵的德国NOVOFLEX,而之前给GF3买的山寨转接环的刚度很差,拧上100ZF基本就是乱晃了。所以我买了折中的K牌,虽然价格有些虚,不过刚度不错,就是光圈控制环有些极轻微的漏油,没事就用纸擦一下。而且K牌的接环明显要短一些,所以无穷远对焦点会缩回来一些,不过习惯也就好了,等以后有了好的接环不排除再买一个。
转接时如果想让EXIF显示的焦段正确,那么就设定转接环设置为你要的焦段,不过只有第5和6项才可以编辑,其他1-4项只能选择最常用焦段,包括24、28、35。

 

 

  富士的微单,我认为很多N家的保守派都会喜欢,我就是其中一个(尤其是用过VELVIA那些胶片的尼康老玩家),富士很多预设也是比较符合尼康用家的使用习惯。

 

  我认为微单胜在便携、低调,可以随身携带、随时拍下决定性的瞬间,因此我对微单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包括体育摄影、动态摄影等领域,目前单反的地位还是无法撼动的,其中操控、对焦方面单反都有巨大优势,这个就是差距。D700的操控是我的最低要求,什么时候微单达到这个底线,当然还要包括对焦,那么我才有可能彻底摆脱单反的重量,目前只能是双修。微单如果想代替单反,至少我认为在操控、对焦上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所以我的D700还会长期持有下去。不过我的微单的使用率明显要高于单反了,这就是微单的市场预期,我看好,哈哈

 

  我认为选微单就像选老婆,不要追求完美、不要总纠结那些缺点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优点是不是你最关注的,同时还要能忍受他的缺点,那么这台机器就是适合你的。既然买了,就要用心去使用,发挥他最大的潜能,这样才能对得起你花的钱,对吧。像我这样的老色友,衡量相机价值,是按照每张片子1元钱(业余负片+冲洗费用)的标准来看的,一台1万元的相机,拍1万张就已经回本了,剩下的都是赚的,这样算来不是很亏,哈哈!尤其富士相机的成本回来更快,因为专业反转片+冲印费,每张已经超过1元啦!我非常赞同虎资“我摄影、我快乐”的观点,买相机不是用来比、用来口水吵架的,是要用相机拍出自己得意的片子的,这才是摄影的真正乐趣不是!

 

 

 

  X-E1真的非常适合拍黑白片,我把刚才的片子的raw在机内按照五种黑白胶片模式转出来,细节层次过渡都非常养眼,不得不赞

 

 

 

 

X-E1(52)
富士(2520)
随拍(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