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老农自留地

老农自留地

无忌论坛
cityfarmer
烟斗祭司
2008-11-19

  到北京十几年了,年年回家。今年(2005年)因故留在了北京,终于和妻一起过一个心情流浪的年。年三十儿,一大早,妻和我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兴奋地在自己的家里帖上了春联。


 

《在北京的第一个年1》


  第一个单独的年是盲目的,我和妻钻进商场瞎逛了起来,一件阿迪的棉袄让我俩眼前一亮,下了决心,售货员却告诉我们,缺号。


 

《在北京的第一个年2》


  胡乱吃了午饭,溜出来散步回家,刚下过雪,却没留下什么痕迹,阴郁笼罩着天空,太阳偶尔会露出柔和的面容。


 

《在北京的第一个年3》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又是一通忙碌,吃了年夜饭,也没什么规模,但想着年年有鱼,我就做了一条,我俩最近喜欢麻辣,花椒辣椒猛上了一通,但妻说太麻了,开了干白,妻第一次喝了超过两口酒,还有交杯,也是第一次;短暂的温馨被传统程序代替,饺子,我俩想有个完整的年。


 

《在北京的第一个年4》


  我和好了面,剁了肉馅,妻忙着洗了韭菜葶,细细的切好。独立是表面的,一切都还要依靠传统。


 

《在北京的第一个年5》


  很长时间都没包过饺子了,好在这个手艺学了就不会忘,这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骨子里拥有的永远都会存在。


 

《在北京的第一个年6》


  夫妻面对着面,静静的,一如既往地默契。春节联欢晚会也象这十几年一样,渐渐地平静;今晚,残疾人的舞蹈让人感动。


 

《在北京的第一个年7》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时间过的很快,新年的钟声仿佛一刹那就到了,抬头看看窗外,才注意到,一直有鞭炮和焰火。


 

《在北京的第一个年8》


  饺子包好了,总觉得面少,拼命地填馅,弄的一个个都很丑陋;忽然觉得很象孕妇,孕妇好看吗?宿命中那是一种幸福,我想过年后我会象我承诺的那样去戒烟,我和妻会体会这样的幸福吗?虽然一直很犹豫。闪着念头的时候,妻做的麻※※爪也好了,透出诱人的色泽。


 

《在北京的第一个年9》


  年三十儿的程序终于走完了,妻切了朋友送的杨桃,清甜。


 

《在北京的第一个年10》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喘了口气,终于想起去体会在北京过年的气氛,穿好衣服走出门,小区里的焰火高高地向上窜着,一直不断,闪亮总是在黑夜里才显得有些美丽。


 

《在北京的第一个年11》


  漫步走在街上,爆竹不停的震响,硝烟弥漫,那股子味道熟悉而自然,放松的神经不断地被劈啪的声音点缀起来。


 

《在北京的第一个年12》


  年夜,早已过了12点,这是我和妻在北京过的第一个年。


 

《在北京的第一个年13》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从外地回北京的路上,看到了这些;熟悉,又有些陌生。也许,离别后的归来会些须有些激荡,随着渐渐的溶入,一切都还会归于麻木的平静。


 

《我的城市1》


 

《我的城市2》


 

《我的城市3》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我的城市4》


 

《我的城市5》


 

《我的城市6》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我的城市7》


 

《我的城市8》


 

《我的城市9》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关于自己的摄影经历


  现在想起来,接触和摄影、图像有关的知识及领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在大学的时候,学过技术知识包括:色度学、感光材料、印刷工艺、制版工艺、原稿学、电分机原理等;在实践中也开过电分机、滚筒扫描仪、制版照相机。在摄影课上学了纽摄,使用了手动单反、双反、旁轴相机,拍了廉价的乐凯黑白卷,玩了黑白暗房。我是学平面设计的,这些技术知识绝大部分都就着饭吃了,留下来的只是一些影子和模糊的概念。


  那时对摄影完全没有更多的兴趣,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十年间,自己所参与的所谓摄影95%都是纪念照,其他的就是间或拍一些资料。


  直到02年10月,和单位的两个同事跑了一躺山西,用单位的nikon cp995拍摄了很多的当地建筑资料,在拍摄的时候,完全没有摄影的意识,也没有使用自动相机的经验;在当时根本不知道数码相机宽容度小的问题,认为自动暴光很可靠,只使用了相机的全自动模式。在回京以后,仔细地整理pp,这时候才发现太多的暴光失败让许多非常优秀的场景变的完全没有味道,这让我非常后悔,因为大部分的时间和地点是永远没有可能再补回来了。所有的这些让我意识到摄影技术,特别是暴光控制的重要性。


  03年6月,我把单位的995再次借了出来,仔细地研究了它的菜单和功能,并试着进行了暴光控制试验和拍摄,研究了点测,并认识到过暴对于数码的灾难性后果(也许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在此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拍摄的绝大多数照片都是欠暴的,少则半档,多的甚至到1、2档,只有阴雨天才保证了我暴光的准确;即使到现在我脑子里仍有欠暴的毛病)。


  在这期间我无意间上了无忌,在nikon cp5000的帖子里被夏富贵的pp毒的七晕八素;我下了决心要买一台数码相机。对摄影的无知以及渴望让我迅速选择了nikon cp5000,正是这种无知让我根本就不知道数码单反这回事(现在想想也很庆幸,这没让我掉进器材发烧的无底洞)。我在买机器的时候贪图8倍变焦而临时决定改变买了cp5700,7月,我在7800的价位上,加上电池手柄、512的卡、套筒、cpl、UV、两组充电电池和充电器,花了1万多米,买回了第一个教训。


  在败回了这台5700后,我对摄影的痴迷一天比一天重,疯狂地投入到拍摄当中,机器永远是随身带着的。先花40元门票在大夏天逛了一躺十多年都没进过的骚臭的动物园,又逛了北京的好几个公园;在上班期间,休息的时候就扎草窠、进树丛,拍摄我感兴趣的画面。在这期间,我拍摄了大量的植物、小动物、静态小场景,nikon方便的微距让我沉迷、陶醉,这时我酷爱小的构图、光影、质感、色彩所形成的小情调,在无忌上渐渐被几个朋友称为小资追求者(现在想想,非常可笑;哪有什么小资,就是小玩闹),但不可否认,这个阶段的大量拍摄培养了我对摄影画面的控制能力和对数码图片后期处理的套路形成。


  那个时候和大多数初学摄影的朋友一样,沉迷于花花草草的拍摄,光影和韵律的美是唯一的追求。



《组荷1》 


《组荷2》 


《组荷3》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荷花是许多中国摄影人不可放弃的题材,我也毫不例外。这三张和前面组荷三张都是刚开始摄影时拍的,用的机器是cp5700,但后期是大概7、8月前做的,这个时候的后期制作已经比刚开始摄影的时候成熟了很多。



《枯裙》 


《荷》 


《沉郁》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除了疯狂的拍摄,就是疯狂的泡坛子了,在无忌潜水久一点就会发现,这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高人无数;同时又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就象个浓缩的小社会,见识了摆摊吆喝、亮骚放毒、马甲评奖、打擂比武、单挑群殴、谆谆教诲、疯狂聚会等,越看觉得水越深,真是大开眼界,学到了过去多少年学习都不曾积累下的知识和经验。


  在开了一个不太成功的帖子后,和mmpp453在数码相机论坛开了一个谈片贴,一是想避开器材和器材使用技巧的讨论,二是想避开专题讨论,三是想结交朋友。我在这个系列帖子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基本上每天都发片评片,逼迫自己整理拍摄的结果,吸取别人拍摄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眼界和判断临场拍摄技巧的处理能力。从03年7月在无忌注册到04年上半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为资深,不可谓不疯狂。


  在这段时间里,我发了大量的片子,也做了大量的评片工作;绝大多数的片子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太多的价值,都是一些小花小草。而评片针对性则比较强,大部分偏重于构图技巧和通过暴光对画面元素进行取舍的技巧;大量的重复性经验判断及积累,几乎碰到了所有的构图技巧和画面控制技巧问题,个人感觉对临场拍摄决断非常有帮助。


  我开的这个谈片贴,人气越来越旺,也碰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随着自己拍摄兴趣点从技巧和情调慢慢向思想表达转移,逐渐开始赋予我的图片更多的想法,我对评片时主要评论拍摄技巧和构图技巧的兴趣已经不大,希望大家能够多展开思想上的碰撞,但这又何其困难,我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理论厚度,无法深入展开,同时自己也对拍摄方向和思想表达方式产生了一些困惑,大家就更不知道如何配合了。在这同时帖子又吸引了一些有类似想法的朋友发片;这些图片逐渐互相影响,慢慢地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我自己也潜移默化地以这个“思想性”风格来要求别人,客观上造成了逐渐开始排斥其他的风格;当我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曾试图改变这个状况,但突然发现自己很无力,终于,感觉到这个帖子的生命力已经终结了。这段时间,单位的工作也变的越来越繁重,自己感觉到非常的疲倦,感觉到需要停一停了。


  这个帖子我倾注了很多,让我结交了许多亲密的朋友,也积累了大量的人气,放弃掉的决心始终不好下,我脱离了这个帖子一段时间,犹豫了很久;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我和另一个色友的矛盾在我的帖子里激化了,这也影响了其他朋友的情绪,我终于下决心申请关闭了这个帖子;躲到这里做做总结,希望通过不太紧张的节奏调节自己,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找找自己的思路。


  深秋的乡间,已经微微有些寒意,夕阳庸懒地挂在天上,绚丽的朦胧中抹不去的是那一分宁静。



《夕阳乡间1》 


《夕阳乡间2》 


《夕阳乡间3》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今天,北京下了迟来的一场雪,不算大,路过一个城乡结合部,拍了几张!



《雪中小景1》 


《雪中小景2》 


《雪中小景3》 


《雪中小景4》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在山西,偶然经过一个村庄的小教堂,不可能再简陋的教堂里承载了许多,神无处不在,面对这一切,有一些温馨,有一些伤感,头脑里已经是无神论主宰的我,更多还是在冷眼去看待这一切;在这个环境中,不禁自问,碌碌迷失的我们,拿什么去填充貌似充实的灵魂。



《无处不在1》 


《无处不在2》 


《无处不在3》 


《无处不在4》 


《无处不在5》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这是以前拍的几组风景,后期做的非常大。



《弥漫的早晨》 


《汽车上拍的风景1》 


《汽车上拍的风景2》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火车上拍的风景1》 


《火车上拍的风景2》 


《火车上拍的风景3》 


《火车上拍的风景4》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我所拥有的第一台相机是在大学上摄影课时买的一台二手cosina的手动单反,记得是在王府井一个典当店买的,带一个标头,花了400大刀。在摄影课上,用这个相机拍了不少黑白片,即有乐凯的普通黑白卷,也有自己买的盘片缠的卷,当时主要拍了一些人像,还下了一次农村。再后来,这台机器的主要任务就是拍纪念照了,持续用了两三年,测光的电路坏了,就收起来再也没用。在以后的将近10年间,一直用LD的理光R8,和所有的中国家庭一样,还是拍纪念照。


  上大学的时候经济很拮据,按快门都很小心,所以没留下太多的片子。后来搬家的时候,收拾出来看了一看,长虫的长虫,发霉的发霉,基本也没办法看了。那时候的得意之作,当时放大了几张,收拾的时候拣出来看了看,实在是寒碜;真可以说是小屁孩没啥审美,怎么会那么看问题,看来时间和阅历是审美提高不可逾越的过程,一口想吃个胖子是没啥可能性的。


  再后来的转折,发生在02年,十一长假,和两个要好的朋友溜了趟山西,主要是看了一些古建筑和民间老建筑,头一次接触和使用了数码相机nikon的cp995。立等可见的拍摄效果着实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不用顾忌胶卷随便按快门也确实是爽,这一趟拍了几千张照片。后来发生的事情前面也提到了,我于2004年7月买了自己的第二台相机nikon cp5700。


  这台5700是我摄影爱好的真正起点,全面的功能和500万像素的幅面让我体会到了摄影的方方面面,曾经梦想过的微距、变焦、自带闪光,新鲜的光圈优先、速度优先、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白平衡设定、可变iso、大变焦,除了没有移轴,涵盖和超越了我头脑中可怜的几乎所有和摄影器材相关的摄影知识。我用这台机器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中,拍摄了超过两万张照片(其实也没这么夸张,仅是统计快门按下的次数),用途涵盖了摄影爱好、资料收集、纪念照拍摄、单位事件记录、朋友娱乐记录等。5700的全面性能几乎可以覆盖我所有的使用方向,我为这部机器得意了好一阵子。


  随着使用的深入,我拍摄的题材方向性越来越强,后期也越来越熟练。5700逐渐暴露出它的致命弱点,最大的问题一是大家都清楚的快门时滞,二是图象质量。


  其实EVF这个取景方式的优点还是非常突出的,首先就是所见即所得,半按快门后,暴光控制结果是清楚地显示出来的,有利于我这样的初学者去把握画面。另一方面,电子取景可以方便地做成旋转机身或者旋转LCD;这非常有利于抓拍偷拍(对于现在来说,我所希望拥有的下一台DC就是有着类似于cp995或者cp4500那样的隐蔽镜头、旋转机身,大于500万像素,有28广角,三倍变焦,对焦再快一些的这样一台随身抓拍机器,图象质量达到5700这个水准就完全可以接受了)。但电子取景带来的时滞在让我拍一些动的人物和场景的时候感觉非常不爽,使我丧失掉了很多优秀瞬间。


  我个人偏爱暗一些的片子,这样的片子更容易营造气氛,立体和空间感也好,但并不喜欢暗部死黑一片,我需要有变化丰富细腻的中暗部,而数码过于线性的暴光曲线剥夺了这一点。5700在充分暴光的时候,图象质量还是很好的。但我被DC过暴后亮部的惨白吓的过头了,通常拍摄的片子都会欠暴,随着后期的熟练,渐渐发现,欠暴的片子很难做,暗部往上提躁点大的吓人。现在想想,2/3的小ccd,单个像素比APS或者全幅ccd上的像素要小的多,再加上连续感光的噪音,在DC上的ISO200相对于数码单反的ISO200在质量上的虚假成分是很大的,按我自己的经验DC的画面反差比数码单反要大不少,在光比稍微大点儿的环境下,画面就很难做较好的平衡控制了,再在后期里提暗部简直是难上加难。


  在使用5700的时候,还感觉到另一个问题。一开始的时候,很贪图长焦,拍多了就发现,长焦的光圈小,加上都是手持,拍清楚的时候实在太少(似乎DC的长焦成像质量也不敢恭维),另外DC的景深很大,长焦拍的东西除非画面主体特别精彩,剩下的都很呆板,这让我在用长焦的时候非常小心,但仍旧出不了什么好片,我终于放弃了对长焦情结的那一点幻想,5700的长焦就这样沦为鸡肋。随着我拍摄的人文题材和场景题材越来越多,忽然发现,35mm的等效焦距似乎有些小(虽然说我自己觉得35mm的视角很像人眼的视角,非常的自然温和,更容易让人进入画面),我很喜欢处理复杂的画面,把更多的内容和关系装进来,以丰富片子的内涵,增加看头。试了试别人的广角镜头,加上套筒、UV和我原来的手柄,5700变的特别复杂,实在是不堪忍受。实际上,我原来为了保护机器、也买了转接套筒、UV、CPL等附件,知识经验是靠钱买来的,套筒有反光,CPL有暗角,最后索性啥也不用了,我完整地交了这笔学费,当初应该买的还是cp5000。


  大概在04年2月,终于有机会接触到单位的D100,带了一个AF28/2.8的头,断断续续的用这台机器拍了一些片子,单反的反应快速和文件的后期裕度让我体会到新起点的开始。大概是5、6月份,我开始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这台D100,就到五棵松想找个广角,但好的广角实在太贵了,何况机身也不是我自己的,折中了一下,找了一个AIS24/2.8的老镜头,觉得装在D100上换算出来是36mm,大概是够用的(在这之前,抢了同事的一台老FM2,上面带了一只AIS35-135/3.5-4.5带微距的头,就是对焦距离太长了,1.5米,感觉24mm这个头放到FM2上也正好是一只广角,就算替FM2配齐镜头了吧),花了1600大刀请回家,这个镜头的成像比AF28/2.8好很多,但色彩有些偏黄,抗眩光能力也比较糟糕。


  这个头装在D100上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基本没用过其他的镜头了。虽然这个头装在D100上没测光没自动对焦,但好在是数码,能看拍摄结果就相当于有测光。我通常是把焦距定在1.5-2米之间,光圈放在8左右,到一个地方就试拍一下,按直方图确定一个基本暴光参数,再按变化做补偿,以求有最快的出手速度。这个方法到现在我都认为是拍摄突发情况的最好办法(毕竟自动对焦不一定跟的上,即使是单反也有按不下快门的时候)。


  我用这个头拍摄了我在摄影向表达思想化转换阶段的超过95%的片子,定焦加上这种简单的操控方式让我在拍摄的时候完全不去想技术问题,很直接,很单纯。在这个阶段拍摄的片子,我个人感觉在思想的表达方式上有很多很做作或者很肤浅,但在画面上是单纯和自然的。


  04年的年底,单位进了一批装套头的D70,我如愿的成为一个准长期使用者。套头的焦段我很喜欢,在试用后发现在大光圈下,成像问题很多,在大反差下,色散很严重,广角段的变形也很厉害(好在我风景拍的少,不碍事)。初拿到D70,严重的塑料感让我很不塌实,感觉轻了的东西不好端稳;过了一段时间,这种感觉渐渐没了(反正再也没用过D100),更多地体会到D70相对于D100的优点,白平衡更准确、测光也更准确。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用5700的时候,我全部都用点测,用D100的时候,在用AF28/2.8的时候也全用点测,后来用AIS24/2.8,就很直接了,纯手动,速度最快。再用到D70,想省些事,用测光吧,突然发现点测很费事,先找到合适的测光点、按暴光锁定、再对焦、构图、按快门,实在太慢了。想改回纯手动,发现又不适应了,以前目测光已经练的很准了,但用回自动后似乎忘个精光,加上不同焦段光圈不恒定,很难迅速换算,手对焦也总找不到焦点,郁闷。就用光圈优先加平均测光吧,速度能接受。


  以前非常重视相机,用着5700的时候,看见D100就很羡慕,无忌又是这么一个超毒的大毒窝,前一段最期盼的就是自己再买台D200+AF17-55DX。这D200是盼的依然无影无踪,又有了新的D70用,加上有卖相机的朋友估计20D这个档次的机器在05年底应该会降到7、8千刀,这份心就慢慢淡了,就用D70+套头,看看到底能出啥样的片。


  从没有专门观察过路。出差,漫长的旅途清冷而无聊,看着一条条路缓缓而逝,或宽或窄,或直或曲,或有分歧;沿路景貌各异,一望无尽者有之,曲径通幽者有之,柳暗花明者有之,却没看到过任何一条路的起点和终点,也许这就是路的本质;起点和终点总是最短暂和注意不到的,我们永远在路上。



《路 1-1》 


《路 1-2》 


《路 1-3》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路 1-4》 


《路 1-5》 


《路 1-6》 


《路 1-7》 


《路 1-8》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路 2-1》 


《路 2-2》 


《路 2-3》 


《路 2-4》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路 2-5》 


《路 2-6》 


《路 2-7》 


《路 2-8》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从没有专门观察过路。出差,漫长的旅途清冷而无聊,看着一条条路缓缓而逝,或宽或窄,或直或曲,或有分歧;沿路景貌各异,一望无尽者有之,曲径通幽者有之,柳暗花明者有之,却没看到过任何一条路的起点和终点,也许这就是路的本质;起点和终点总是最短暂和注意不到的,我们永远在路上。



《路 3-1》 


《路 3-2》 


《路 3-3》 


《路 3-4》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路 3-5》 


《路 3-6》 


《路 3-7》 


《路 3-8》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路 4-1》 


《路 4-2》 


《路 4-3》 


《路 4-4》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路 4-5》 


《路 4-6》 


《路 4-7》 


《路 4-8》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虽然严格说来,自己的摄影起步是从胶片开始的,但大学时对摄影的兴趣实在是不高,加之经济上和其他方面的限制,基本没展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学时学的摄影和图像相关方面的课程和实践知识给了我一个全方面的摄影概念。现在想起来,虽然那些具体的知识都已经忘记了,但摄影从前期到后期的轮廓和范围已经在脑子里扎根下来,在摄影技巧上现在更多地是补充和吸收具体的技术经验。


  从有了自己的第一台数码相机以后,巨大的拍摄量、频繁的评图和在网上大量的潜水,我象海绵一样迅速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然而这一切也都不是很好消化。相机、镜头、胶片、后期、风格、表现、思想、马格南、NG等等等,实在太多了。我对器材很中毒,常被某个DX的放毒贴所吸引,沉迷其中,但因为经济和非职业摄影的原因,对器材还算是中毒但不发烧。


  可怜的胶片经验和大量数码拍摄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坛子里泡久了,可以说是从数码起步的我,不免要中胶片的毒,从我有限的经验看来,胶片对比数码的优点有几条:银盐胶片巨大的宽容度和充分的后期裕度可以把几乎所有的关于影调、气氛、空间、立体、质感等构成影像画面的因素调动出来供人充分玩味。反转片色彩的夸张和这种色彩形成的空间感和色彩味道也不是数码能够做到的。


  在我看来,数码在物理过程上可以做到更准确的还原。但这是一个相对因素,人眼自动调焦、取景、暴光的连续视觉观察所形成的图象或者观察概念不是单个的时空片段能够模拟的,从这个角度说,所有的准确还原都是基于一定的拍摄条件和观察条件下对特定观察对象的经验性认知;准确永远是局部和有条件的。从这点看,除了反映商品特质的商业类型照片(或有类似要求的题材),准确并不是画面审美和功能要求的主要要素了,人们更多地是要求能找到一个情感寄托、共鸣并可舒适观察的东西。


  这恐怕就是我们说的味道了。这个味道,每个人在阅历和审美上的差异会造成对味道理解的不同,这就没办法掰扯了;但表现在画面上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捕获的瞬间构成,比如人物、动作、表情、构图、一刹那的光影等;一类是组成画面的元素,比如色彩、调子、颗粒、清晰度、质感、空间感等。


  人的视觉是一个奇怪的系统(这个方面的知识我不清楚,只能胡说点自己的认识了),一方面有着超级的宽容度和感光度,另一方面又有着足够的反差。从摄影的知识角度来说,无论是胶片还是数码,我们知道的是感光度越低,反差越大,宽容度越大,反差越低。整个是一满拧,也许是人眼的两种感光细胞和连续的自调节观察视觉经验在起作用,反正也说不清楚。


  好了,表现在画面上,数码就出问题了。如果学过画画,我们在通常画水粉或者油画的时候(不是基于现代油画和各种表现主义啊),碰到高反差或者低反差的时候怎么处理呢?靠颜色。找个高反差情况下下简单点的例子,比如,我们总看到的印象派风景,阳光透过树荫洒在路上(颜料的色彩明度反差可是远远地比实际的光比要小),这个时候树荫用蓝紫色(不是用欠暴的黑色),阳光照到的地方用黄色(不是用过暴的白色),虽说黄色比蓝紫色的明度明度高,但只高一点,况且还没用到最高的白色,但这也足够形成画面大光比下受光面和阴影面的反差。这是用了色彩对比所形成的反差来代替光比形成的反差。


  夸张的胶片正好利用了这一点,如果你拍过蓝天和遮挡太阳的云彩,你会发现,用数码拍的云底是灰色的(或者带一点其他的颜色,但不多),用RVP拍,云底会是兰色的。看很多人拍摄的太阳下山前的雪山,这个印象会更清晰,胶片在受光面是浓郁的黄色,在背光面则是兰色,而数码拍的则完全不一样。有人说了,拍数码当然要做后期啊,在后期里调出来不就结了,也许是我后期水平不够高,我总觉得这么做出来的色彩看着搭配的生硬不自然,而且过程也太长。


  类似的问题还有更说不清楚的,比如立体感、空间感、调子等,数码都有一些味道缺失。更恐怖的就是大画幅的黑白了,移轴的好处自不必说,银盐的超级宽容度加上巨大的幅面,几乎可以做出除了色彩以外所有你想要的味道,就一句话,中毒啊。


  基于对胶片的渴望,04年下半年,我在一个同事那里抢了一台FM2,带了一个AIS35-135/3.5-4.5的头,加上我买的AIS24/2.8,也初步算是全焦段了吧!黑白在大学里玩过了,而且手头没有方便的暗房,放弃。就拍反转吧,搞了10卷EPP和RDP3,在山东、山西和河北蔚县都招呼出去了,片子出来有些失望,暴光控制到是基本准确,色彩也不错;但画面少了前面我提到的味道中的第一类。


  在刚开始摄影的时候,更多的是迷恋画面片,随着拍摄的深入和想法越来越多,我拍摄的题材逐渐朝着思想表现转变,虽然我仍旧喜欢漂亮的画面,但这已经不是我要表现的主要内容,题材的转变带来了拍摄方法的转变,我的拍摄方式是上大量的量,有事没事看到有可能有感觉的东西就按几张,然后回来再找到相关的片子形成组;一次出去按几百次快门是很正常的事情。换了胶片,让我对拍摄时机无所适从,不能马上看到画面更让我有一分不安全感,不知道需不需要补拍,一来二去,拍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些摸棱两可的鸡肋。


  加上在拍摄的时候还要在数码和胶片之间转换,换系统换思路换焦段让我忙的不亦乐乎,完全没有时间想快门以外的事情,思想非常累,这也大大的干扰了我的拍摄思路和对画面及拍摄时机的认真选择。


  看来胶片的毒不能随便中,当然这也有阿Q的成分在里面,看过大中画幅的反转和黑白片,实在太震撼,135玩胶片可能只有纪实还有些意义。但玩大中画幅需要更多专门的时间和更昂贵的经济支出(器材、车、助理、旅行),我承受不起。


  没别的选择了,还是数码吧,前期再多拍一些,后期再练狠一些,对我拍摄的题材来说,足够了。胶片的毒,以后有机会再中吧。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附一张后期的图,无内容,纯练后期,上面的是拍摄原图,下边是ps后的,很练人的后期思路,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


 

 


  工作在北京,经常为住而烦恼,经常看到美丽的效果图和层出不穷贴近自然的理念,却从没有被看到的实际所感染。路过一个刚开始开盘的小区,天光恰好不错,刚按了一下快门,就被保安告之不能拍照,环顾和印象中某些异域相似的环境,美丽的无理而且冷漠,悻悻而归。回家看看这张唯一的照片,RAW可以把一切都渲染的绚丽而轻浮,有些好笑。似乎这样的绚丽永远不会属于我,庆幸,跟庸俗擦肩而过。



《最俗的风景》 


《铭刻》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独立》 


《水边小憩的心情》 


《渔家》 


《某天经过的世界》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阳光》 


《远眺》 


《乡间》 


《极目》 


  由于是学平面设计出身,对图像的色彩、阶调、美观等方面有着骨子里的要求。所以,从数码摄影起步,就开始进行后期研究。一开始的时候,基于原来图象处理的概念,后期无非就是调调阶调、颜色,修修毛病。随着拍摄的深入,发现这里面水很深,涉及到很多技术和审美的问题。大家都清楚,摄影的画面审美一直依附于艺术审美特别是绘画的发展,只不过由于它本身的技术特征,具备了超过绘画的特有的写实性。


  从绘画的画面角度出发,我们很多人都有在摄影画面中模拟绘画的审美倾向,直接一些的方法就是在前期和后期技法配合模拟某类绘画的表现风格,比如油画、水彩、国画等,郎静山走的就是这条路。间接一些的就是结合摄影的写实特点,在画面的色彩、阶调、构图等方面作出做出特别的处理,这些在我们看到的很多人像、风景、静物拍摄题材中都有很多的体现,或通过前期、或通过后期、或两者结合起来;有修养的色彩对比、构图、笔触、肌理等都成为我们结合摄影写实性的最好突破口。


  这让我认识到,后期的两个最主要的方面,一是强化写实,包括了准确还原,光感、质感、空间感等的强化。二是强化表达特征,包括了色彩风格、阶调风格、质感风格、构图等的强化。当然这一切也不能孤立来看,后期只是摄影的一部分,因为我的前期是数码,所以立拍即得的方便,让我对前期的掌握不是特别费力气,但前期就应该建立画面表现的概念,做合适的暴光和构图处理,为后期的精加工留出最多的裕度。


  基于这些,我开始构建自己的数码后期体系,由于自己是学设计出身,不具备编程能力和更多的软件拓展能力,所以这一切都基于强大的photoshop。关于PS,我不想说很多,这里的太多DX都是PS高手,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和使用它的思想方法。我在这里说一些我所理解到了的,由于个人知识和水平实在有限,不免有局限和错误,也欢迎大家指正。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首先:要建立的是完整的图像处理概念和知识体系。


  第一点,要明确的是照片的输出方式。有了这个,我们就能很好的控制前期和后期的程度。通常我们的数码照片会有以下的几个输出方式:洗照片、打印、印刷、屏幕显示。最容易掌握的就是屏幕显示,远小于数码相机最大输出尺寸的屏幕显示,通常的后期裕度非常大,可以进行很大的有损质量的后期,因为缩小后,很多毛病(比如躁点、虚焦、阶调断裂)都可以被弥补,而且观察环境的转换问题也最小,不是由发光转为反射光。洗照片和打印的要求则要高一些(跟放大尺度也有关系),但因为过程全部是数字控制、又不涉及到真正的色彩空间转换问题,所以还不算太难。更难掌握的是印刷输出,首先整个过程不是封闭性的,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到模拟控制:出片、晒版、油墨选择、纸张选择、印刷控制都是不容易掌握的模拟量(虽然现在有了无版印刷,少了一道模拟控制),再加上RGB向CMYK色彩空间转换时的巨大色彩损失,控制好最后的输出质量需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第二点,根据自己的输出要求,组建自己的图像处理概念和知识体系。如果想真的严格控制自己图像的质量,建立自己的相关知识体系是绝对必要的。首先要有的就是色度学基本知识,自己学过色度学,虽然涉及到具体的公式、计算、色空间转换、标准等都忘记了,但这不碍事,因为这些都有程序和软件帮你做,而色彩观察和使用标准的方式思想则是一些经常碰到的基本问题,需要掌握。其次,要有数字图象的完整概念,对像素、大小、色空间转换及内涵、文件格式及内涵、数字图像的质量(包括阶调、色彩、反差、清晰度等)等需要有明确的概念和实际体会。三就是建立在输出方式上的图象质量控制概念,这需要针对不同输出方式的底层进行了解,打印还好说,印刷就需要知道印刷的分色方法,比如底色去除、非彩色结构,知道了这些概念就可以在相关软件(比如photoshop)中去进行分色曲线、网点扩大补偿、纸张补偿等更多的色彩控制。


  *其次,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程序:这个工作环境主要指的是后期处理的计算机,至于前期的拍摄或者扫描的问题就不说了。


  第一点,建立稳定的观察环境,对于屏幕显示来说,由于屏幕是发光体,不稳定的光环境会造成观察感觉不固定,对画面色彩特别是反差会不固定,容易造成后期失误。因此,有窗帘的灯光环境或者背阴面的日光环境都是最基本的条件,专业一点可以选择标准光源的照射环境。


  第二点,屏幕校正。这个屏幕校正包括了两个层面,对于我们业余选手来说,做到基本矫正就可以了,最方便的方法就是通过ADOBE GAMMA 控制(苹果机另有专门的色彩管理系统),关于这点无忌上有好几篇文章可查,就不多说了,主要是选择工作色彩空间和显示器色彩空间的匹配,选择正确的GAMMA曲线,作用是建立基本均匀、无偏色的显示系统,然后再寻找到合适的输出方式,我们一般会去洗照片或者打印,如果是洗照片则你没办法控制,只能搞清楚人家用的是sRGB输出或者Adobe RGB输出,然后根据输出结果对照屏幕做个差不多的调整。对于专业的来说,要有图像工作站,这个图像工作站是一个系统,不单指性能,包括了专业显示器、专业显卡、高的处理速度和高的磁盘系统,色彩的显示要做严格的矫正,这要使用到分光光度计和专门的色彩矫正软件,这是一个大封闭系统,也可以延伸到对输出的色彩管理,具体的方法要展开说就太麻烦了,而且我也是一知半解。


  *三是掌握基本的数码后期方法:基于基本、公认的图像处理方法和普遍的拍摄题材,掌握一套普遍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看起来比较简单枯燥,但做好了不容易。处理照片90%以上的工作量就靠它们了。


  第一点,校色。如果是要求高质量的图象,要有使用Raw格式的习惯,并熟悉Raw格式输出时的调整方法(包括色温、曲线等最常用工具),要熟悉基本的工具使用方法和调色方法,包括曲线、阶调、色平衡、反差、换色等。PS CS专门为数码照片的调整设计了几个工具,也能起到快捷的效果。


  第二点,修图。ccd上的灰尘,烦人的电线、树枝,讨厌的痦子等等,画面中经常会碰到这些东西,有人说这很简单,橡皮图章不就完了吗?但修脏是有技巧的,不破坏表面质感构成不是很容易做到。


  第三点,去躁。相信这是每一个用数码相机进行高ISO摄影和拍MM都要碰到的问题。简单一些可以用NeatImage这样的专门去躁软件或者局部模糊来完成。复杂一些的就会要求保留画面质感,这样的文章在网上也能查到很多,在这点上广告公司的修图员可比咱们这些玩摄影的专业的多,还有些偏门的,比如多图去躁等。


  第四点,接片。也许拍风景时已经不满足于小场景和画面,接片是个廉价易学的方法,既可以用各类专门的接片软件,也可以用PS。总的来说,PS虽然慢点,但绝对是保险和高质量的保证。


  *四是根据照片的写实特点:建立一套加强临场感、空间感、质感、光感等的较高级的后期方法。数码摄影相对于胶片来说,个人觉得,空间感、立体感、临场感、色彩等的味道都会有些缺失。建立这样一套方法对于加强画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已经开始涉及到个人审美问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的出来。这需要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对立体、色彩等)做保证,需要知道哪个地方更暗或更亮能加强立体感,需要知道哪个地方加强补色画面能更透亮,哪个地方需要用纹理强化来加强质感,哪个地方需要用虚化来加强空间感等等。建立这一套方法,需要有深厚的PS功底及造型能力做保证。


  *五是从绘画和艺术表现中吸取一定的营养:在色彩、阶调、肌理、形态等方面做出特殊的处理,在形式上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没有大量对艺术表现的积累和修养以及良好的前、后期技术做保证,这样的方法是很难建立的,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们在国内的各种摄影中看到了大量这样的例子,比如模仿国画效果。具体的好坏个人实在没没办法评价,全在修养,这也是最嚼不清楚的问题,因为这不是以大众为基础的。


  图像处理或者后期方法在浅层次上说是技术问题,但随着拍摄和后期的深入,这个问题渐渐演化为审美问题,因为要靠着审美目标去组织后期方法。技术基础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说基本够用了,但审美的进步是没有极限的,在建立起自己的后期基本体系后,只有更大的审美进步才能构成技术进步的源动力,促进技术的发展。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树木1》 


《树木2》 


《夕阳1》 


《夕阳2》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弱水》 


《玉皇阁》 


《玉皇阁2》 


《玉皇阁3》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人民后街》 


《摆》 


《故宫映像》 


《行者》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窗》 


《日落》 


《消息》 


《岁末的鼓楼大街》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p#


《树干》 


《老房子》 


《南安寺塔老街》 


《有雪的傍晚》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尼康(4546)
广角(298)
微距(374)
摄影经历(2)
构图(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