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观点 > 泡菜说|手机拍照性能越来越强,相机压力更大了?

泡菜说|手机拍照性能越来越强,相机压力更大了?

色影无忌
梁爽
梁爽
2021-05-12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不断提升,相比soc跑分,拍照效果更加“显而易见”,于是后置相机部分成为堆料重灾区,“底大一级压死人”的策略下,智能手机后置主摄CMOS也从1/2.5英寸一路增大到1/1.12英寸,超越当年旗舰便携相机(1/1.7英寸),直逼1英寸。3月底小米发布的小米11 Ultra旗舰手机主摄搭载1/1.12英寸三星GN2传感器,单纯从传感器尺寸来说它与索尼黑卡非常接近,为此小米还称之为“拐点之战”,发布会上更是用小米11 Ultra与黑卡相机对比了弱光成像。

  对此无忌论坛泡菜js778899发帖给出《现在手机拍照效果越来越强了,相机会不会压力好大?》的慨叹。js778899在帖子中写道:刚才看了看小米11u的拍照功能,感觉进步很大,相机的压力太大了,毕竟手机百分百肯定是随身携带,相机则不同。毕竟现在95%的照片都是手机端观看,在电脑端看或者打印出来看的概率太低了,当然商业的除外。

点击进入原贴

  在众多网友的热议之下,可以看得出大部分泡菜还是能理性的看待相机与手机的本质不同,下面节选了部分泡菜的观点。

观点一:相机没压力,两者没有可比性

  rogergg:不同领域的东西。手机拍摄,替代的是微型卡片机,而不是微单。这是由于物理原因决定的,无法随着技术的进步产生替代效应。因为技术的进步,只会让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

  pentaxkx:压力也没太大,卡片小底的基本死透了,有啥压力?aps-c和全副,有大底扛着,也没压力。要便携的那票人早就不带相机了,压都压过了,现在半躺着了。

  sam20001026:压力大的是那些快死的小底卡片机,确实被手机打得快消亡了,至于全画幅以上的机器和手机没可比性,基本没交集的应用的领域。

  Tianmou:原理错误。随身携带才是出片的根本,而不是拍照效果。你天天带着相机,不怕麻烦,随时拿出来拍照试试。攒一年的照片,看看哪个好?我是越来越依赖相机,我咸鱼卖东西都要布光, 拿单反拍。

  百分之百棉:其实现在相机反而没有压力了,相机销量已经只有巅峰时期的1/10都不到,该消亡的已经都差不多了,剩下的摄影爱好这块市场也没多少可压缩了。现在相机镜头卖的的一个比一个贵,还动不动缺货预定,也是说明市场比较稳定了。

  gzfisher:我其实也没觉得压力多大,看了发布会那些照片,实在没觉得进度很大,倒是很能讨好一般群众吧,毕竟看着卡片机拍得那么暗,我手机拍的暗部都可以这么亮。但其实这种光暗反差很低的HDR合成照片,多看就很腻……而且也不是最近的手机才能做到的了。

  当然,小米的底本身就接近1英寸,光圈也大于F2,你要说硬怼1英寸2.8光圈的变焦,哪怕没有什么AI算法,赢了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但你是定焦,人家是变焦,你的其他焦段又确定效果同样能甩开别人么?

  再者,光圈不能收缩,对于业余小白是没什么问题,对于真心玩摄影甚至是职业摄影,光圈不能控那问题可不小,影响创作的。

  然后我也看了好几个频道的测试,甚至有对比APS-C相机的测试,拍视频的测试。如果单纯从欺骗小白来说,手机甚至看上去还更锐,对比度还更高,但实际上行内人看,你软件强行加锐的感觉太恶心了,特别是对着树林什么的拍的时候特别恶心,总之越高频的画面就越恶心,因为加锐时算※※把这些边抠出来强行加粗加对比,导致那些纹理都有很粗的黑边,看上去是很清晰,实质我就不说了,懂的都懂,不懂的觉得这样好的,那就这样咯,毕竟审美这东西,你喜欢就好,最少我的照片更多是给自己回忆而不是取悦别人的。

  对于我这种背包常年都是摄影包,哪怕上班都会背台全画幅出门的人,说实话可能习惯不了手机的出图。也根本没觉得相机压力会大,特别是全画幅相机。但是说完手机缺点也说一些比较正向的观点吧:

  1、万年手机党都会提的优势,随身携带,抬手就拍。

  2、拍摄视频特别是1080P的时候,很多没超采的相机甚至APS-C相机都未必打得过,4K也是要超采才算能打,而且得益于芯片的工艺更高,也不容易像相机那样容易就过热(而且你也基本不会拿手机拍长时间的大片吧?)。但手机有个弊病就是,机内的锐化依然是那么放飞。

  3、夜间拍摄如果单纯是想要看清的话,多帧合成算法确实有一定的优势,这点传统相机暂时还没很傻瓜的方法可以做到(当然专业人士不在意)。

  最后申明一点,我并不是说手机多不能打,实际前面也说了,他的主摄画质比普通1英寸变焦机更好甚至是理所当然的,哪怕不用算法。

  但这次对比黑卡7的画质……如果比静态照片,A9在相同情况下甚至还不如A73呢,本来卖的就不是画质,你挑个又贵但重点又不是画质的机器去做对比?那你发布一台货车,是不是拿法拉利去比装载量?然后说贵那么多的车还没我拉货多???

  外国的发布会从来都是对比自己比上一代进步了多少,而不是抓个“友商”出来吊打,显得自己多威猛。我看到的不是威猛,而是丑陋。

观点二:手机确实方便,但相机拍照性能更好

  cx64:对我这样一般的爱好者是挺纠结的,器材该出掉的都出了,剩下的全幅机身加一个垃圾轻便头每天随身携带,但是人多的地方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没有灭相机门,到是因为不忍出掉手头另一个STF镜头,玩焦外,手机现在还是不行的(自我安慰),但这个也只能自我欣赏。

  wangyou0720:手持小米11U,但也常年带一套全幅加24-105mm。不冲突。不过我是佳能用户,索尼的话,A7C加上腾龙的那个28-200确实非常好,让我有点口水,轻便小巧高画质。或者A7R4加上新出的50/1.2GM。我觉得索尼阵营中对我吸引力最大的是A7R4,高画质才是王道啊。小米这个机器的优势是拍人文和扫街,确实侵略性非常低,拿出来怼着人拍也不会引起多大的不适。但是你掏出一个相机来性质就变了,有些偏保守、性格不好的人会妨碍你拍摄。

  bhgcp:因为手机拍照的进步和便利性,相机尤其是小底相机销量已经大不如以前了。10年前带单反去公园,到处是单反,现在去公园,可能就能看见你自己手上那个单反/微单。

观点三:手机拍摄性能还有待进步

  古子詈:没啥进步。 很多年前1/1.2的nokia 808在箱子放了这么多年了, 终于又来了一台1/1.12的小米11u,像素也差不多,808还是蔡司认证,后背方块的黑色镜组外观也差不多,只是N记那款后壳过渡做得特别平滑,像佳能机身般只管手感,小米11U靠保护后壳过渡。不过,11U上市后我把GR3出掉了。 虽然11U比GR3反应慢,不行再买回GR系,指不定到时GR有新品了。 然后手机出一寸一亿(像素)。

  tom24:现在主摄广角已经很堪用,短板在中焦。

编辑观点

  对于手机给相机的压力,我们要用数据说话,CIPA去年公布了相机市场数据变化资料,其中一张曲线图给出了1979年-2019年相机、镜头、智能手机出货量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固定镜头相机2011-2012之后快速下滑,与此同时智能手机2010年之后快速增长,2012年前后超越相机,在相机下滑期间,继续飙升,2017年前后达到高峰。如果说智能手机拍照功能提升对固定镜头相机带来了很大冲击,传感器较大的可换镜相机12年达到巅峰,2013年之后受到影响也开始下滑。】

高通ISP

高通骁龙888影像方面功能

  从拍摄场景来看,智能手机主要是“生活随拍”,注重方便、自动(智能)化、直出漂亮,相比之下相机根据不同特性有更广泛的拍摄场景,但需要后期修饰、拍摄技巧,由于设备更大更重“侵略性”更强。两者确实有一些拍摄场景是重合的。单纯从结构上来说,数码相机无论长焦、广角乃至取景都是使用一块图像传感器,大多数智能手机的后置相机更像是“定焦阵列”,每个摄像头都有对应的图像传感器,且传感器尺寸大小不一,所谓“变焦”大多是几个定焦之间切换“跳焦”。智能手机由于本身体积限制,堆叠空间使得厂商很难应用大尺寸传感器和镜头模组,这让硬件物理层面上很难提供优异的成像,且多个镜头传感器尺寸差异较大,画质也良莠不齐。从对高画质追求的“紧迫”角度,手机厂商会给与更多软硬件支持,硬件上比如堆栈式传感器、Quad Bayer排列、2x2 On-Chip Lens等等,软件方面,AI的引入,各种场景识别、多帧降噪等等层出不穷,“计算摄影”应运而生,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提升不仅仅是传感器尺寸那点提升,更多仰仗算力提升以更好算法推升照片直出观感。

索尼黑卡7与小米11 Ultra传感器尺寸对比

索尼黑卡7与小米11 Ultra夜景对比

  小米发布会上,小米11 Ultra和索尼黑卡相机的对比是比较典型的场景,小米并没有与卡片机对比超广角、长焦的画质,一来此类卡片机几乎没有超广角,手机主摄24-28mm基本是数码相机的广角端;二来长焦上智能手机5x副摄传感器尺寸与相机相差甚远,很难靠算法拉近差距(包括虚化)。智能手机主摄与卡片机(24mm广角端)对比,在弱光场景下,卡片机只能依赖脚架长曝光或手持高ISO拍摄,这时小米11 Ultra的传感器尺寸和光圈的组合在硬件上还有些许优势(1/1.12英寸+f/1.95 VS 1英寸+f/2.8),“计算摄影”的多帧HDR、区域降噪、锐化等等修饰加持下,击败数码相机单张直出是显而易见的事情,甚至笔者认为手机的传感器更小一些或者对比更大传感器的相机(比如4/3),算法只要OK,一样可以“吊打”数码相机。这种结果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却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现如今“计算摄影”的大多算法以满足普通用户为主,照片风格艳丽讨好眼球,但在画面细节上过度锐化、色彩浓艳对于一些追求“自然”观感的摄影用户还是“太过”。

  总的来说智能手机拍照功能提升确实大大压缩了普通数码相机的生存空间,出货数据上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下面则是进一步榨出可换镜相机用户中普通用户,可换镜相机的大众市场会被进一步蚕食,至于偏专业的市场两者仍是泾渭分明,智能手机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数码相机(991)
ISP(1)
传感器(497)
智能手机(71)
小米(56)
黑卡(1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