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观点 > 姜平采访:风光摄影要有内涵和创新

姜平采访:风光摄影要有内涵和创新

色影无忌
威廉小猪
bichao
2018-01-19

  色影无忌有幸采访到了中国著名自然风光摄影师姜平老师,他针对自然风光摄影深入谈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摄影师姜平个人简介:

 

  姜平,男,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祖籍山东,生于北京。曾多年担任《中国国家地理》首席摄影师和图片编辑,多次担任国家和省、市级摄影大赛的评委,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发表作品及论著若干。

  

 

  Q1 您认为风光摄影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是否对光线的运用更加偏重?

 

  风光摄影就是以大自然为拍摄对象,利用大自然的景象来表达摄影师对大自然的认识以及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因为摄影本身就是用光影构成的视觉元素,因此自然环境下的光线就比较重要了。我总结风光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光线是顺光、逆光、侧光、散射光、区域光等等,基本上这些都是摄影师经常使用的。 当然很多人会偏爱某一种光线,比如在早晚的低照度顺光环境下拍摄,由于色温比较低,因此视觉上会比较漂亮。但其实阴天的散射光会更加的温润,更加耐看。 因此任何光线都有它自己能够表达的意境,因此摄影师应该多加以利用任何光线。

 

 

  Q2 您目前使用哪些佳能的器材,您认为佳能器材的性能如何,能否达到您的拍摄要求?

我从胶片时代就在使用佳能的相机,目前我使用的主要是5系列产品,包括EOS 5D Mark IV和EOS 5Ds。镜头方面常用的包括了EF 24-70mm f/2.8L II USM和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过去我用的器材比较多,但现在基本上就使用这两支镜头了。这么多年使用佳能相机,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使用者和器材之间能够相互去适应。我觉得佳能相机设计是按摄影师要求来的,无论是性能质量还是手感对摄影师来说都非常不错。另外这么多年的创作,从来没有给我在器材方面产生过阻碍和困难。因为我一直世界各地在跑,无论是赤道地炎热的地方还是到寒冷的地区都没问题,器材非常耐用。甚至我南极和北极放心的只携带一台机器,并没有备机,因为重量轻的话可以让你更全身心的投入到拍摄中去。我过两天就要去冰岛了,冬天的冰岛是比较冷的,这次我会带着EOS 5D Mark IV和M系列无反,基本上一块电池也能工作大半天的时间。 

 

 

  Q3 目前您使用最多的器材组合是什么,您在每次工作前是如何安排器材搭配组合的?

 

  除了相机镜头外,对于风光摄影来说还应该有一个质量好的摄影包和一个坚固的三脚架。因为风光摄影经常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和慢速的拍摄,而好的摄影包可以让你更好的保护摄影器材,这些辅助配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Q4 您认为风光摄影最难的技术点是什么?

 

  我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对于初学者而言,他们可能觉得风光很容易,带个相机随处看到风景拍就可以。但随着拍摄的深入,其实要想拍好风光难度还是挺大的。作为一个职业风光摄影师,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曝光其实现代相机已经帮摄影师解决了,目前就是构图相对比较难,因为构图是摄影师想要对自然表达的一种认识手段。 我总结构图要有三个过程:第一是寻找,要从自然存在的混乱的事物中找到某种秩序。第二是思维,摄影师要将大量可观存在的自然要素组成一个表现的整体,需要摄影师有一定组织能力。第三是再创造,要把某种藏在自然界的情绪和情感挖掘出来,这就需要摄影师具备综合是素养。 当然构图也是千变万化的,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最基本的构图法则比如黄金分割、点线之间的关系、透视的关系等等我们需要去掌握,但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要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没有必要照本宣科,更多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力。 

 

 

  Q5 请您讲几个比较有趣的拍摄经历吧

 

  我的拍摄地域非常广泛,我曾经14次去南极和北极拍摄,也去过非洲十几次, 包括七大洲四大洋等都留下过我拍摄的足迹。我曾经在加拿大落基山脉拍摄的时候掉落过冰窟窿里,幸好当时带有三脚架和一顶红色的帽子,我用三脚架顶着帽子伸出冰窟窿外面晃动才被人发现救出,因为那个冰窟窿大概有3米多深,我自己基本上不可能爬出来。 这也给我了一个教训,出门在外要多做一些安全的防护措施,比如我要带上压缩干粮,带上口哨,另外要保持手机电量的充足,有条件的话最好带上卫星电话,尤其在一些特别荒野的地方是可以帮你救命的。 

 

  另外有一次我在马来西亚拍海龟的时候,由于礁石比较滑,结果一不小心就掉进海里。尽管第一时间就将器材从水里救了出来,但海水的腐蚀力是非常强的,回到北京维修的时候就发现内部很多零件都被腐蚀了。因此在户外摄影的时候,安全是第一位的。

 

  去年六月份,我跟朋友去挪威的斯拉尔巴岛去拍北极熊,当时我们乘坐了两艘冲锋艇在拍摄,结果北极熊闻到气味向我们走过来,我们的其中一艘艇熄火了,幸好最后终于发动了,真是捏了一把汗,因此在野外拍摄,动物也有一定威胁,因此要尽可能的保持安全的距离,我们应该将各种不利因素考虑到,防患于未然。 

 

 

  Q6 您认为滤镜在风光摄影中是必要的配件么,您有什么滤镜上的心得技巧?

 

  过去我用滤镜多一些,现在我更喜欢纯自然的东西,我更看重减光镜片和中性渐变镜片,其它的滤镜用的就比较少了。 我一般用长方形滤镜比较多,但不会用滤镜支架,我会购买可以兼容所有镜头口径的滤镜,使用的时候直接用手罩在镜头前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减少外出携带的物品,而且调整起来更加方便。 

 

 

  Q7 一张好的风光照片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

 

  我认为一张好的风光照片应该具备十个字:光、形、线、色、调、气、神、象、悟、生。前五个字就是照片的形式,基本上包括了光线、形状、线条、色彩和影调。后五个字气代表了大自然的气势,神就是神韵,象就是指作者的内心的感受,悟就是生活的感悟和艺术上的觉悟,当然也包括了创作中的灵感,以及作者的内涵和修养。 生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源于现实但更高于现实。风光摄影有自己的特点,它并不是形而上的一种点缀,也不是富裕阶层专属的东西。风光摄影包括了作者的热血、激情甚至是泪水,也给疲惫的生活注入了快乐的梦想,所以风光摄影师一种非常好的修身养性的过程。我们如果能把握好内容和形式的结合,真正能够在真善美这样的构成体系下完成创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Q8 对于新手来说,您有什么好的风光拍摄的建议么?

 

  我认为应该多看书,多看一些名家的作品以及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并且在创作的过程要不断否定自己。 我在摄影的过程中经常讲要反对两个重复,第一个就是重复别人,因为我们学习别人的东西多了,但在创作的中不能重复别人已有的视觉呈现,应该有所突破和创新。第二就是反对重复自己, 因为每个人都有惯性思维,我们在一个地方,可能就会不假思索的就按习惯去构图拍摄了,应该有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反对四种模式化的摄影:第一就是思维模式固于程式化,第二就是艺术感觉浮于表面化,第三就是创作手法形式化,第四摄影心态浮躁化。那么我们也提倡四多:拍摄时多一点耐心、操作时多一些娴熟、构图时多一些严谨、创作时多一些理性。在摄影态度上我提倡三心二意,所谓三心就是创作时应该清心、耐心和悟心。创作的时候应该心无杂念,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应该多一些耐心的等待,悟心是感悟之心,更多的是由内而外的对自然的认识。所谓的二意就是照片中应该有意境,这是通过你对自然的了解,通过空间的表现和画面简约的表现等来传达自然的意境,更高的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让人通过你的照片不但看到了美,还要有所思考。

 

 

  Q9 风光摄影的构图是很关键的,如何能够拍到一张更加吸引人的照片呢?

 

  构图的确是个问题,需要相机背后的大脑来完成对世界的认识,一般人在拍摄的时候会比较匆忙和随意,因此就不能更多的反应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更多是外在景观的一个再现而已。在构图过程中,你构图的上下关系,被摄物体在画面中的安排等等。  这些元素基本体现出你对自然的一个理解,以及摄影师自身的涵养的瞬间释放的问题,构图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

 

 

  Q10 您认为目前风光照片从技术上还有什么突破或者创新的地方?

 

  我认为任何艺术创作都需要不断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够有生命力,让你的艺术形式更加活泼,因此因循守旧的千篇一律的拍摄意义就不大了。要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突破现有的思想上的禁锢,是每个摄影师需要去认真研究的问题。因为自然摄影它无所谓美与不美之分,自然美的生成是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过程, 早期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当然人并没有创作和发现美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发现自然美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因此更多的自然之物成为了人类的审美对象。当然自然美也作为人类特有的审美现象,自然美不完全取决于本身的属性,更主要是人对自然的认识,体现了人的意志和本质,所以感受也是因人而不同的。 

 

  随着互联网的进步,影像传播的速度非常快,现在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观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了,不像100年多年的摄影师去采集一些人们没有见过的图像,让大家叹为观止,随着物质和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摄影爱好者会出现在各个地区。现在年轻人的思路也是越来月宽广,我也经常看他们拍摄的照片。 比如星空,过去胶片时代只能长时间的曝光,而现在数码相机可以利用高感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非常漂亮和震撼人心,我觉得现在年轻人现在拍摄的东西越来越有想法和创新,这一点上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 

 

 

佳能(7751)
姜平(3)
摄影(5545)
自然(278)
风光(9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