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观点 > 众神的黄昏 欧美光学厂商风云录—蔡司篇

众神的黄昏 欧美光学厂商风云录—蔡司篇

色影无忌
Yuri小白
Yuri小白
2016-11-03

  当我说到卡尔.蔡司(Carl Zeiss)的时候,你们会想到什么?

 

 

  是索尼索大好的老相好,还是德国工匠显微镜旁的小蓝标,又或者是东德时期蔡司耶拿的斑马头?

 

       今天我们来细细道来老牌光学厂商卡尔蔡司(Carl Zeiss)的今生前世。

 

 

  卡尔蔡司(Carl Zeiss Jena)是一家制造光学系统、工业测量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德国企业,且是制造相机镜头的世界级企业。卡尔蔡司镜头的历史起始于1890年,发明叫作Anastigmat的散光补偿镜头而启开。之后,卡尔蔡司作为150年传统的镜头企业,在医学系列、双眼镜、相机镜头、扩大镜、眼镜、天象仪等光学设备领域里扬名海外。其中,相机镜头具有鲜明的分辨率、细致的描写力、均匀的光圈、T*多层膜发射的加硬处理等优点。

 

       公司的名称来源于它的三位创始人——卡尔·蔡司(Carl Zeiss)、恩斯特·阿贝(Ernst Abbe)和奥托·肖特(Otto Schott),这家日后风生水起的老牌光学大厂于1846年在耶拿(Jena)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美俄瓜分后蔡司公司被分列为三块,而东蔡指的就是分裂到德意志民主德国(东德)的蔡司公司,简称“东蔡”。

 

  虽然早在雅尔塔会议中,美国与苏联两个老流氓帝国早就谈好分割德国的条件,东方归苏联,西方归美国,而耶拿正好位于东德,所以应该归苏联占领。

 

  但是在巴顿将军胁迫下,美军以“协助”为名,把一些技术人员和设备,并且在最快的速度下,连夜彻走,移转到自己属地,西德。 于是原属东德耶拿的127名科学家与工程师,被掠夺至奥伯科亨(Oberkochen)(位于德国西南部)和Braunschweig等德西美国占领区。同时也把卡尔.蔡司基金会移到德西美国占领区的斯图加特(Stuttgart),成立Carl Zeiss AG,俗称“西蔡”。此蔡司即为目前我们我熟知的蓝色标签Carl Zeiss。

 

 

  当苏联军队接收耶拿时,只剩空荡荡的厂房和一些美军带不走的一流光学玻璃和生产机具。苏联就以战争赔偿为理由,把这些剩下的资源掠夺运回苏联、乌克兰、基辅。苏联抵达耶拿后,立刻查封蔡司厂所有机器以为战争补偿物资,并将一部份留下来的科学家用飞机运回俄国为俄国光学工业效命数年之久。

 

  但是耶拿和德累斯顿毕竟身为光学器材生产重镇已长达近一世纪,就算被美、苏两国掠夺一空,但是很快的,当地留下的技术人员重新在东德耶拿恢复了蔡司公司工厂,“东蔡”成立,称为Carl Zeiss Jena,以东蔡商标和西德的Carl Zeiss AG区别。

 

 

  1950年初,东西蔡为了蔡司的命名权打了官司,最后裁决是西蔡所得。自此,西蔡在西方国家有Zeiss的命名权、东蔡在东欧国家可以保留蔡斯的命名权。

 

  因此在40年代没50年代初裁决前,东蔡的产品叫Carl Zeiss Jena,西蔡的产品叫Zeiss Opton。裁决后,同样的产品,东蔡卖到西欧叫CZJ 或 Aus Jena,西蔡的产品叫Carl Zeiss 但产品卖到东欧只能叫 Zeiss Op。

 

 

  两德统一后,东西德的蔡司厂又联系经营。总部仍在奥伯考亨,拥有员工3500名,同时在世界各地设有分厂。

 

  1999年日本确善能开始了与蔡司的合作。他们建立了良好关系。

 

       虽然历史上有康泰时 (Contax)、潘太康 (Pentacon)乃至伊康 (Ikon)这样鼎鼎大名的机身产品,但为了追求更为卓越的产品,蔡司选择了与当时处在相机设计上升期的日本企业合作。它第一次合作的对象是日本的京瓷公司,蔡司将自己旗下的CONTAX的品牌使用权卖给京瓷公司,并且在日本生产镜头。这就是CONTAX G系列。现在的ZM镜头模式也有点沿用CONTAX,但是当年CONTAX G系列的机身非常成功,但是现在COSINA并没有数码机身。

 

  

  是的,数码时代突然到来了。

 

  数码时代的到来摧毁了相机生产基础很差的京瓷公司,由于京瓷公司战略性失误,导致2003年起,CONTAX的品牌就停滞了,2004年,京瓷放弃相机事业,2005年京瓷停止使用CONTAX品牌,退出相机市场。也就是在这年,蔡司和COSINA确立和合作伙伴关系。

 

  蔡司和确善能的合作就这样开始了,在数码旋风席卷世界,并且确善能也已经参与了世界上第一台旁轴数码相机R-D1的制造的同时,蔡司仍然发布了一款相机,那就是ZEISS IKON。这是一个被使用过无数次的名字,但是在现在,它专门指这台旁轴。

 

 

  2006年1月,蔡司又发布了单反镜头系统,全面入侵数码相机业,由此,确善能和蔡司的联合力量,成为了新型的单反相机副厂,而且和日本三大副厂的定位完全不同。由此蔡司确立了旁轴,单反齐头并进,两条道路。虽然是德国牌,但是机身和镜头很多都是日本造的,只有难度比较大的镜头是德国造的。

 

       卡尔蔡司拥有自豪的五大结构,SONNAR,PLANAR,DISTAGON,BIOGON,TESSAR,还有一个传奇结构HOLOGON,除了这个结构以外,其他的全都出现在了确善能的生产名单下。

 

 

       这时的蔡司双剑合壁,在光学领域已经是第一强者。在135领域还尚有康太克斯与徕卡抗衡(康太克斯采用卡尔蔡司),但到了120领域Carl Zeiss 便称雄天下:哈苏、禄徕两大120巨头都使用卡尔蔡司镜头。值得一提的是,进入数码时代,依靠蔡司的鼎力相助,原本是光学外行的索尼也摇身一变,成为消费级数码相机的业界老大之一。

 

  下面我们说说蔡司近几年都有哪有代表性产品:

 

  手机篇:

 

  遥想是2005年,当年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带来了一款惊为天人的手机——N95,高达500万像素的卡尔蔡司摄像头,防红眼拍照功能在当时无以伦比,也是那段时间,蔡司奠定了与诺基亚的跨界合作。当时这款手机的面试,不亚于而今徕卡与华为的合作。

 

 

  这款诺基亚N95采用了双滑盖设计,可以轻松实现不同模式的转换,在机身顶部配备了一个滑盖键盘,并以类似触摸感应的操作方式来实现手机的音乐和影片播放功能。屏幕采用一块2.6英寸1600万色TFT彩色屏幕,分辨率为240×320像素,显示效果很细腻,层次感非常强。此外,N95采用了Symbian9.2操作系统,内存容量高达320M,CPU达到332MHz,机身存储容量8GB。并支持microSD卡扩展,最高可达32GB,要知道这个配置在当年是顶级手机的标杆。

 

 

  500 万像素 (2592 x 1944)CMOS传感器搭配卡尔蔡司光学系统Vario-Tessar镜头保证了出色的拍照水平。

 

  同时,用户可以通过蓝牙无线技术存储卡将相片直接传送至兼容的打印机,或通过 USB 数据线将相片直接传送至兼容 PictBridge 标准的打印机,预装应用程序使用起来既快捷又方便;无需安装,轻松上手。

 

 

  可惜的是,这款当时惊为天人武装到牙齿的手机N95不支持3G网络,当然,这也是后来诺基亚让苹果消灭的原因;同时电池续航时间较差,并且系统使用起来稍显迟钝,加上当年他高昂的售价,使得这款手机并没有成为苹果手机一般的划时代产品。

 

  镜头篇:

 

  事实证明诺基亚与蔡司的合作并没有在市场中掀起轩然大波,与之相反,老牌手机帝国诺基亚在新千年反而被后来居上的苹果IOS与安卓小苹果干翻在地,渐渐消失于历史的舞台。

 

  于是,蔡司的新搭档,换为了索尼,进入数码时代,依靠蔡司与美能达的鼎力相助,原本是光学外行的索尼摇身一变,也成为消费级数码相机的业界老大之一

 

 

  蔡司也为索尼私人定制了两套镜头,分别为单反a卡口和微单e卡口,笔者前几年也用过几枚这两款镜头,事实上,两套镜头的风格完全不同,e口是高锐度反差路线,就是傻锐,让人觉得这镜头好牛,而a口走的相对古典的风格,全开分辨率高但是并不傻锐,细节层次丰富,拍人像化妆后甚至都不太需要磨皮,但整体观感却不会肉,色彩上既有现代蔡司的明快,还保留了点古典式油润,包括焦外也颇具古典镜头的感觉,设计思路和佳能尼康新出的镜头都不同,这些新镜头和e口都一样,走的傻锐的思路,也是为了满足现在人们数毛的癖好吧。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就分别来说说两款产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两枚镜头。

 

  SONY Sonnar T* 135mm F1.8 ZA

 

 

  这枚镜头的评价非常之高。

 

  咱们无忌的陈年泡菜fruitbear曾经说:在2006年,Zeiss推出自动对焦的 Sonnar ZA T* 135/1.8,这枚镜头配以内对焦设计和两片 ED 镜片,近摄能力更达到了空前的 0.25 倍放大率。看起来这次 Zeiss 真的是登峰造极,估计应该也没有其他人回应。不过这次蔡斯为了校正大光圈松那结构的边缘像质和整个画面的平均度,把结构增加到了 11 片。这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结构的 Sonnar 了。看得出 100 多年底蕴的老牌光学大厂还是信心十足,当然近一公斤的重量和庞大的体积也是这个焦段镜头之最,估计也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值得一提的是,这枚镜头在当年售价高达12000元人民币,当年笔者还在上大学,要知道在佳能尼康用户为主流的年代,索尼A卡口镜头的定位很尴尬,135ZA,720G,2470ZA,1635ZA,85ZA,35G等牛头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就算是老古董美能达2870G也能卖6000+,好在,后来索尼索大好又发布了划时代产品—Nex系列。

 

 

  时至今日,索尼开发了A99II,依然有不少索尼A卡口用户依旧对ZA镜头情有独钟。

 

       Planar T* FE 50mm F1.4 ZA

 

 

  时间来到了2016年的现在,索尼于7月份静悄悄的发布了一款重量级产品——Planar T* FE 50mm F1.4 ZA(下文简称:FE 50mm F1.4 ZA)。

 

  作为全幅标头的又一力作,索尼FE 50mm F1.4 ZA是E卡口家族当之无愧的标头之王,这枚镜头满足了各位对“刀锐奶化”的向往。

 

 

  这枚镜头是我的同事Kiwi测试的,这枚镜头给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的素质。索尼FE 50mm F1.4 ZA镜头无论分辨率、焦外散景等表现都非常不错,全开光圈和各档光圈之间差距很小,其他常见问题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从镀膜到特殊镜片,这些手段在像差成像的时候都见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拍摄过程中,镜头对焦速度比较中规中矩,配合机身可以做到较快较准确的对焦,但并没有像长焦镜头那样果断。

 

  带来高画质表现的同时,索尼FE 50mm F1.4 ZA镜头在体积和重量上做出了不小的让步。镜头的体积要大于其他两支50mm焦段的镜头,日常携带会更占位置一些。重量稍沉,不过对于男生而言还可以接受。

 

 

  假如你们觉得这枚镜头就是蔡司的巅峰之作的话,你们就错了,实际上蔡司为135系统私人定制了一枚牛头,这就是:Otus 55/1.4

 

       Otus 55/1.4

 

 

       其实卡尔 蔡司早在Photokina 2012上就透露了他们正在研发Distagon T* 55/1.4。该产品的工程样头在Photokina 2012和CP+2013上都进行了展示。直到2013年10月这支顶级手动镜头才正式发布,最终型号为Otus 55/1.4,提供佳能EF、尼康F两种卡口,定价高达3999美元。

 

 

  日本同行甚至将这枚镜头誉为:恶魔的镜头。

 

  该镜头中的“Otus”是拉丁文猫头鹰之意,蔡司借此寓意镜头拥有出色的夜视、夜拍能力。以鸟类来命名镜头系列对于蔡司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前针对无反相机推出的自动对焦镜头便以Touit命名(一种鹦鹉)。

 

  Otus 55/1.4这枚镜头获得了海内外一片好评,它体现了卡尔蔡司力求完美的设计理念。展现了极佳的光学校正性能,从畸变到色差都控制的非常不错(暗角比较明显)。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支镜头即便是在F1.4最大光圈下也能拍出锐利的图像。这是这款镜头最大的优势,可以说是“全开党”、“数毛党”眼中的神器!

 

 

  事实上,这枚镜头抛除手动对焦,体积过大和高昂的售价,这枚镜头几乎趋于完美。

 

  Otus 55/1.4通过镜头结构变革,确实可以提供非常出色的光学性能,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事实上,笔者接触的比较多的蔡司镜头还是旁轴镜头。

 

  ZM镜头对于绝大多数的旁轴用户来说,绝对是除了徕卡之外的不二之选。

 

  同样都是确善能旗下,ZM和VM的头究竟谁更好?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到底什么算是好镜头?其实要说一个镜头绝对好,要让每个人都说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好的镜头,就连徕卡35/2A也毫不例外。

 

 

  ZM头和VM头属于两种完全不同追求的头。

 

  ZM头作为蔡司在旁轴领域的锤子产品,延续了CONTAX G系列破灭以后新的旁轴系统头,其竞争对手仍然是德国徕卡镜头。而且这一群镜头里,几乎全是广角镜头,这是蔡司和徕卡竞争最激烈的地盘。追求高还原,小变形,高画质,同时也牺牲了光圈,追求最大稳定性,是ZM镜头的特点。

 

 

  关于made in 德国的玄学,无需赘言,至今依然有很多人怀疑蔡司ZM的血统,认为COSINA只是一家二流磨镜片厂。其实就我的使用来看,ZM镜头的做功不赖,特别是对比VM镜头,ZM头的一档光圈有3小档,而VM头只有2小档。

 

      这可以看出ZM头更加精密,更加复杂。COSINA的做功绝对一流。而且ZM镜头作为蔡司的看家宝之一,都是德国人自己操刀设计的,和VM镜头福伦达自己开发,自产自销完全不同。而且没一枚镜头都经过检验,都有检验师的亲笔签名,制造非常认真,看了都让人感动。(虽然是COSINA造的,但是检验师都是德国人,他们要一枚一枚检验ZM镜头,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COSINA造的,ZM却要比VM贵)

 

  总结篇

 

  从古至今,大家对蔡司的评价都是褒大于贬。

 

 

       有人说,色彩的表现几乎是“神经质”的,网上有人甚至分析出卡尔蔡司今天有“7大特点”,他们分别是:色彩(色还原),明暗,层次,立体感(质感),逆光,模糊,透明感。

 

  光影的玄学我一直不想过多评论,一万个人眼里一万个哈姆雷特,单纯从厂商发展来说,蔡司无疑是这个系列文章中几家发展最好的一个。

 

  几经风雨,颠沛流离,蔡司从二战至今发展确实不易,从京瓷CONTAX的的昙花一现到数码时代确善能的借尸还魂;蔡司从M卡口镜头,到单反ZF/ZE/ZA卡口镜头,到目前与索尼的强强合作,蔡司重新在当下日本相机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同时又重新将其影响力施加在已经面目全非的相机世界里。

 

  对于这一切,我需要向这个品牌致敬。

 

 

  截至今日,众神的黄昏 欧美光学厂商风云录系列文章全部完成,文中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望各位泡菜大老爷们见谅,笔者写这个系列的文章,希望各位泡菜影友追求高素质,高性能的同时,不要忘了这些曾经各领风骚的老牌欧美大厂,不要忘了,摄影最初带给各位的快乐。

Zeiss(23)
单反(789)
旁轴(226)
欧美(20)
蔡司(4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