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观点 > 生产线揭秘! 富士仙台工厂见闻录

生产线揭秘! 富士仙台工厂见闻录

综合
王彦祖
snake
2016-01-18

  很多人都知道,富士在日本的仙台有一个非常大的工厂,主要生产旗下的旗舰产品:X-PRO2、X-T1、X100、100-400mm以及35mm F2镜头。但是,你有知道它的生产线是什么样的吗?又是由哪些人在从事这些工作呢?同样有着这些疑问的笔者在接到了富士的参观邀请以后简直是心痒难当,脑海中不断浮现自己想象的生产流程。本来都想着回来凭借记忆跟手绘图来跟泡菜们分享这个大秘密,万万没想到,富士除了几个核心环节请我们保密以外,其他地方敞开了让我们拍.......

 

想想手里的相机就是经过这些女孩的手装配的,感觉满满的情怀

 

  根据工厂这边的负责人透露,工厂的工人全部都是仙台本地的日本人有大约500名,其中女性员工占到了3成,不乏年轻漂亮的日本姑娘。由于日本整体的老龄化还是比较严重的,青壮年劳动力本就吃紧。加上精密组装工作又对精力、眼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所以一个纯粹的“Made In Japen”的产品人工成本是非常高的。富士工厂周边也有很多日企的工厂,汽车、电子的都有,由于招不到合适的员工,都开始雇佣外籍员工进行生产。

 

  从东京坐一个半小时的新干线到仙台,还需要跟数十分钟的高速大巴才能到达富士位于仙台的工厂。早上八点出发,到了那边已经是中午。尝了尝本地的牛肉饭以后就迫不及待的等待参观工厂。为什么是牛肉饭的照片而不是工厂的照片?因为工厂外观没有什么特色,就是很常规的低楼层大厂房造型,四四方方的,等我进去发现原来这就到了工厂以后已经无法出去拍照了,参观结束想补拍也找不到有富士LOGO的拍摄角度,于是作罢。

 

仙台牛肉饭,完全吃不饱

 

  吃饭的时候听了下富士员工跟我们讲的小八卦,就是几年前仙台大地震的时候,厂房所在的区域是重灾区,虽然日本的建筑抗震比较好,但是遭遇那么大的地震影响还是有的(工厂很多地面都开裂了,参观的时候能看到修补的痕迹),这个时候恰逢X100要量产发货的关键时候,员工们很多都是自己家里的事情都没有处理完,优先来工厂恢复生产了,在这里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敬业精神。

 

随处可见的安全帽,日本建筑不用担心建筑倒塌,但是需要小心头顶的灯啊管子什么的坠落

 

 

  在参观之前,技术人员为我们讲述了富士在影像行业的发展历史,同时也大致跟我们阐述了仙台工厂的核心功能。确切的说,富士在影像这个行业也是有着70年历史了,其间有过非常著名的产品,只不过随着胶片跟数码机的交替,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还会去了解这些。

 

 

 

  富士在世界各地都有工厂,包括深圳、苏州(生产组装X70这些非旗舰)等,但是旗舰产品最后的组装跟测试都是在仙台完成的。这些旗舰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则是由其他工厂来完成的,但是都会发到这里做最后的组装调教,以用来保证“Made In Japen”的品质。

 

 富士在各地均有工厂

 

 

一台68.25秒!走进X-PRO2的生产线

 

  从机器的组装流程上来说,大致就是配件组装,写入信息,贴蒙皮手柄,最终测试,打包贴标,抽检这几个步骤。零部件都是在其他工厂生产好的,这里其实就是做最后最复杂的组装跟调教。目前的产能是在日均400台,也就是说每68.25秒就有一台X-PRO2生产完成。

 

日产量是阶梯的,根据员工的熟练度会逐步递增,就X-PRO2来说,最初是200多台一天,到以后需要达到500、600台一天

 

组装前的所有部件

 

点胶、装配环节

 

写入算法,这是相对非常核心的一个功能

 

  中间的画质检验环节是不允许拍摄的,主要检测相机的水平、解像力等多项参数。以前这个过程是需要三名员工手动检测的,目前引入的是一套全自动的检测系统,只需要一个人操作就可以了。以我一个半业余的水平来看,这个环节非常全面严谨、完全可以让那些平时拍拍分辨率标版就以为自己很专业的人无地自容:就这精度以后哪还好意思点评人家相机跟镜头的解像力啊,被厂商完爆!检验出有问题的产品是需要返回检查的,目前富士的标准是不良品概率低于1%,也就是说每天不会有超过四台出问题检查的机器。

 

贴蒙皮环节,说实话,真的挺多美女的,可惜有好几个都在不允许拍照的环境

 

需要贴的蒙皮手柄,都是手工贴合,然后机器用统一的压力再复压一遍

 

 

  这是组装线,还有另外一套流水线是用于最后的人工检测、导入开机画面、贴编号跟最后的装箱,自此,生产就算全面完成。由于有编号存在,所以每一台出问题的机器都能追踪到生产过程的相应环节。对于后期用户返修的问题能够做到及时的响应、调整。

 

抽检环节,会抽取当日生产机器全部数量的10%进行80多个项目的人工全面检测

 

装箱

 

打包好的,好想抱走一箱啊

 

 

全无尘室操作!镜头生产流程揭秘

 

  与其说是生产,其实倒不如说是最后的组装。大致上跟机身一样,但是精度更高,过程更复杂,这也导致了日产量不如机身高(100-400mm镜头约莫150支一日)另外是需要在无尘环境下生产的。

 

换好了防尘服经过多层防护才可以进入

 

环节上要比生产机身复杂很多

 

产量也要比机身小不少

 

操作精度需求也高于镜头

 

组装线完成以后会由包装线来负责最后的检查跟包装

 

激光刻录编号

 

编号非常有意义的一支镜头 

 

  相比于其他厂商一字不露的习惯,富士显得非常大方,除了核心的算法检测区域不让拍摄以外,全程都可以随意拍摄并且发布,连保密协议都没有签署。这也让我们有机会第一次把相机厂商最终的生产、检验流水线呈现给各位好奇的泡菜们。

 

X-PRO2,X-T1(1)
仙台(5)
富士(2522)
生产线(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