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观点 > 价值五百万的器材收藏--网友昌哥摄影专访

价值五百万的器材收藏--网友昌哥摄影专访

色影无忌
王誉臻
王誉臻
2014-06-30

   寻找自己心中梦寐以求的摄影器材,不管是收藏或使用,他们都享受着寻找过程中的艰辛和得到之后的快乐。

 

  黄昌梁(无忌ID:昌哥摄影),摄影作为一门爱好,在昌哥生活中不可或缺。色影无忌与昌哥作个简单的访谈,分享他在学习摄影知识和器材收藏研究这一路走来的苦与乐。

 

 昌哥(黄昌梁)

 

  在访谈开始前,让我们简单参观昌哥的器材收藏间。

 

 

 

  放眼望去,以为自己进了一个摄影工作室,其实不然;昌哥只是特意把自己的办公室布置成一个小型收藏馆,昌哥自身的工作并非与器材有关。

 

  昌哥对摄影的痴迷程度,夸张地说似乎和我们不同一个次元。除了带着器材四处游历,回来挑选自己心爱的照片并选取优质的照片打印纸装订成画册。另外更让我们惊叹的是,一本记录着昌哥所有收藏品的目录,每件器材都记录着购买时间、器材名称、购买地点以及店铺名,俨然是自己收藏历史的一个浓缩。

 

 

  色影无忌:昌哥收藏相机有多长时间了,在段时间里,您对收藏品的要求都有哪些变化?

 

  昌哥:如果撇开那些傻瓜式相机不说,我拥有第一台单反相机的时候是2008年,当时用全副机拍了大概一年左右,就琢磨着往画质、性能上有更优异表现的器材去发展;于是在2009年和2010年就开始研究中画幅,以及用中画幅去拍摄,那时就开始了收藏器材的道路,现在所收藏的器材总价估计有500万人民币了。如你所见,我的收藏里中画幅的器材占比较大的比例,因为中画幅的画质和135系统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其系统机身、镜头、后背的组合十分的有趣。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自己级升的有点快,因为当时一起玩相机的一些朋友现在依然玩着单反。

 

   

  色影无忌:在众多的摄影器材里面,具备什么条件的器材会被收入您的器材库里面呢?

 

  昌哥:首先一个当然是自己喜欢的,如你所见,这些收藏柜里面的镜头、机身甚至快门线和其他零部件,很大一部分都在国外淘回来。经典的相机自然是梦寐以求的,但有些产量不大而且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这样的器材更能激发我收藏的欲望。其次是一些稀奇古怪的附件也很吸引,举个例子,康泰时G2经典的旁轴胶片机很常见,但是机身背面带有液晶显示屏的绝对不多见,原厂能放下带液晶屏的相机包就用了两年时间去寻找。而且我对于器材的收藏很执着,像镜头原厂的前后镜盖一定要齐全、成色不能差,如果一支镜头有三个匹配的遮光罩也会尽力地收入囊中。

 

 

  色影无忌:能跟我们分享下在收藏品中一些特别有意思的器材吗?

 

  昌哥:有趣的东西特别多,例如这个Contax 645镜头转接EOS机身的转接环,并不是普通接环那么简单,可以自动对焦。这个涉及到对焦系统芯片和机身参数破解,有这方面知识和制造能力的师父真的不多,现在制造这接环的师父已经退隐,联系不上;所以我猜这个转接环可能在国内是唯一的了。类似这样的转接附件有不少是很难得的,像Mamiya 645无损转接Contax 645的接环,宾得67系统转Contax645,以及Contax645机身转接数码后背实现长时间曝光的控制器等等。

 

 

  色影无忌:看到如此大量的藏品,您定位自己是收藏家还是摄影的爱好者?

 

  昌哥:没给自己做一个定位,各地搜罗回来的器材都会带出去拍摄,而且对于摄影的理论也会去研究学习,希望自己的摄影能力有更好的提高。而对于收藏器材,我的想法是,在过去40多年里国内能接触到的摄影器材并不多,恰恰在这40年之中世界上生产出来的相机、镜头百花齐放,把他们收藏起来希望是没有错过那40多年的青春。

 

 

  最后,昌哥跟我们分享了一些收藏器材的几个要点:首先是兴趣,有了这一点才有专研下去的动力;其次是基础,当中包括对器材的知识、学习能力和辨别器材的能力;再次是时间,研究器材资料和拍摄的基础理论,这些都不是一年半载能完成的需要时间和心思的积累,上网淘东西也得花时间;最后是金钱,器材的优劣和价格是成正比的,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买最好的东西,量力而为。

 

  这绝对是一次大开眼界的访谈,走进昌哥的收藏间仿佛走近半个世纪的相机发展史,更被他对器材那份执着所感染,正是这份执着,让昌哥和他心爱的摄影器材有一个华丽的邂逅。

 

  昌哥用他收藏的器材拍摄的部分作品:

 

 

 

 

 

Contax(18)
发烧(7)
器材(141)
康泰时(29)
收藏(130)
昌哥(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