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观点 > 专访全球航拍年度大奖得主刘潇潇

专访全球航拍年度大奖得主刘潇潇

大疆
大疆
强旮旯
2017-09-01

 

7. 作品背后的故事:

 

 

旅拍目的地:Vanuatu
旅拍时长:25天
旅拍距离:20000公里 (累计飞行35小时)
携带设备:无人机累计起降60次
航拍里程:100,000米
拍摄素材:5 Tb
拍摄器材:DJI Inspire 1 RAW, DJI Phantom 4 Pro

 

       在出发前关于带什么机器过去拍摄,我有过深深的思想斗争。连身边平时一向支持我的朋友也都表示各种不理解和不支持,一个女的,用得着这么拼么?图什么?你不可能做到。

 

       是的,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一个女汉子是怎么把这么一堆东西扛过去,每次背两个无人机外加相机三脚架爬上火山口的。

 

       一个人背着几十斤的设备经常碰到各种各样难以克服的困难,每每这个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想想你是为什么这么折腾,你去的目的是想要记录下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的最美好瞬间。想清楚这个,我就知道,我什么都可以克服。你不去做一件事可以给自己一百种理由,但是,做,只需要一个理由。

 

       明知不可为,偏为之,是因为我们还活着,我们低下头不说话的时候,还能听见血液燃烧沸腾的声音。

 

       “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尽管出发前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功课和完全的准备。在火山口还是碰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

 

       首先火山口常年四级以上阵风,地表一层都是尖利的火山灰,如果无人起起落时稍有不稳,就非常容易斜扎在火山灰里,被火山灰堵住电机。所以起飞必须非常小心抓住时机。

 

       其次是由于喷发的剧烈程度高,每次喷发在火山口上,地震感强烈。尤其晚上拍星空的时候,除了开减震,剩下的也真的要看运气。

 

 

       最后,最危险的其实是要躲开喷发带出来的腐蚀性气体,有毒的火山灰和喷溅出来的岩浆了。对于气体和火山灰,是不可能完全避开的,只能随时注意风向,尽可能的一直处在上风口。如何躲避岩浆?那就只能看运气了。我在火山口拍摄的十天中,最危险的是第二天晚上在火山口拍星空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大喷发把岩浆喷溅到了离我不到50米远的斜坡上。在直径2公里的火山口上,50米的距离,当时的感觉是这次真的躲不开了......

 

 

       火山口方圆十几公里是没有公用供电设施的,没有热水。为了能拍摄火山口和火山附近的镜头,唯一的办法就是借住在当地人的家中。他们家里简单的电器全靠一个低功率的太阳能发电机带动。相机和无人机的充电器一连上马上就出现负载过量报警,根本无法充电。还好他们家里有一个老款烧油的手拉式发电机,但是油在岛上也是稀缺资源,并不是你有钱就能解决的,每天发电机启动两次才够把所有相机手机和无人机电池充满一轮,而且由于电压不足,虚电现象严重。一块TB48的电池只能供“悟”1 RAW飞十分钟。所以每一飞都是要等到一天最好的光线,掐表预测最可能碰上大喷发的时段,精打细算。

 

 

       火山喷发伴随地震和大量火山灰,并形成大量火山灰云,云块聚集经常会造成降雨。于是在火山口拍摄星空延时或者航拍经常碰到的就是突然下起饱含火山灰的大雨。对人的意志和机器,都是一种考验。每天在不拍摄的时间主要工作就是清理机器,无人机的电机、相机和镜头、三脚架的转口全清理一遍,周而复始,每天必做。

 

 

       关于主视频的最后一个镜头,火山喷发的正俯视视角,在这里我说一下这个镜头拍摄的过程。

 

       直径2公里的火山口中共有6个喷发点,经过了长时间的踩点和掐表观测后,我选择了一个我认为喷发间隔相对比较稳定的喷发点,在一次大喷发后准备直降到比较深的位置去拍一个旋转直升的镜头。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就像当地人说的那样,火山的喷发没有规律性可言。无人机刚刚平飞到喷发口正上方准备下降了,火山毫无预兆地又喷了一次。由于喷出来的的岩浆高度已经远远高过了无人机所在位置,而我当时跟无人机处在几乎平行的位置,从我的角度看过去,以为无人机妥妥地坠进去了,下意识地拉杆上升,没想到机器从爆炸产生的火山灰蘑菇云里一下子拔了出来,如横空出世般。

 

       虽然当时并没有坠机,但是后来回看录像的时候发现机器明显受到爆炸力量的影响,在空中颠簸严重,再加上电机进了火山灰,这台机器最终也没坚持回国。所以,用无人机拍摄活火山,本身安全系数比较低的,不建议效仿。

 

 

猜你喜欢